依韻和御制秋晚曲宴詩
巍巍舜治浹嘉生,宴俎豐年萬寶成。
禁幄云深開曉色,上林風迥起秋聲。
威加鼉鼓雷霆轉,喜動龍旗日月明。
應手神珠看電擊,旄頭消盡鐵山平。
巍巍舜治浹嘉生,宴俎豐年萬寶成。
禁幄云深開曉色,上林風迥起秋聲。
威加鼉鼓雷霆轉,喜動龍旗日月明。
應手神珠看電擊,旄頭消盡鐵山平。
偉大的舜帝般的治理讓萬物蓬勃生長,宴會時正值豐收年,各種珍寶堆滿。宮廷的帳幕在云霧深處開啟了清晨的景色,殿上的樹林因風回旋傳來秋聲。威嚴如鼉鼓敲響,似雷霆轉動;喜悅讓龍旗飄動,如日月般明亮。神箭應手射出,如閃電般迅速,敵寇被消滅干凈,邊疆安定如鐵山平穩。
浹:遍及。嘉生:美好的生長,指萬物生長良好。
宴俎:宴會上的器具,這里代指宴會。萬寶:各種珍寶,這里指豐收的成果。
禁幄:宮廷中的帳幕。
上林:泛指帝王的園林。迥:回旋。
鼉鼓:用鼉皮蒙的鼓,聲音宏大。
龍旗:繪有龍的旗幟,是帝王的儀仗。
神珠:這里可能指神箭。電擊:形容速度快如閃電。
旄頭:指旄頭星,古人認為它象征著胡人的侵擾。鐵山:比喻邊疆的穩固。
此詩是依韻和皇帝的《秋晚曲宴詩》而作。當時可能處于國家繁榮、政治穩定時期,皇帝舉辦秋晚曲宴,展現國泰民安的景象,詩人借此詩附和皇帝,表達對國家和皇帝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帝王治理下國家的繁榮和邊疆的安定。其特點是語言華麗、氣勢宏大,體現宮廷詩的風格。在文學史上,這類應制詩反映當時宮廷文化和社會風貌。
前席親承大府開,武寧政迓使君來。也知劉項爭雄地,須得龔黃治郡才。芒碭嵌空當野斷,黃河如帶抱城回。理閒引客登高賦,應在重瞳戲馬臺。
詩人鋒铓不可觸,瞢攬鯨牙撩虎須。飛來此編更作意,詩行快對夔州圖。
亦曉功名際,踟躕計未真。暑憎腰帶重,衰怯鬢絲新。欲作思歸語,其如送遠人。嬌兒白似雪,遮莫喚爺頻。
將軍白馬紫金韉,接鞚聯綏御座前。并誇異姓稱皇孽,不用長纓系薁犍。
盤空翻滾車,驚心復動魄。我本一土佬,凝視長嘖嘖。
東風吹雨下長干,又見梅花帶雪殘。夏杪一傳廬岳信,秋來幾聽雁聲寒。艱難客路誰能久,冷煖人情我已安。聞道開年定入越,輕舟應過子陵灘。
蘭若疏鐘曉露涼,扶桑海色曙蒼蒼。遙催落月沉西嶺,微度閒云出上方。鶴下巢邊鳴竹徑,僧從定處啟松房。幾回待漏趨丹禁,閶闔聲中拜玉皇。
清晨出郭恣幽賞,水寺煙村無市塵。也知不飲是惡客,獨喜能閑為達人。信陵臺畔已融雪,屠兒墓前還早春。東風吹面且須醉,坐送斜陽沉遠津。
湖上少女采芳游,柳邊嬌蕩木蘭舟。逢人背面半含羞,眼波斜映晚波流。夜深女伴斗歌舞,彎彎月子照湖州。青草渡頭驚雁宿,丹楓江上有人愁。
天下幾人畫董元,近代獨數高房山。房山不獨妙形似,輔以丹碧增其妍。往年未識廬山面,曾向房山畫中見。高堂白日生云煙,分明坐我南康縣。大山嵯峨倚天立,倒捲銀河瀉空碧。山山起伏爭坡陀,海濤出沒晴云多。醉酣老眼重摩挲,此身便欲棲煙蘿。十年一夢隔云海,卻向長江聞棹歌。青山于人如舊識,滿眼黃塵非故國。羞將白發照滄浪,咫尺家山歸未得。先生舊業廬山前,丹青蚤得房山傳。還能作畫遠相寄,白頭共賦歸來篇。
歸來非計失,事少得心寬。村落年方稔,庭闈病復安。詩當隨景賦,酒莫放杯乾。插架書還在,仍容子細看。
楚畹當年種,江鄉何處墩。清風宜此老,明月共誰樽。細采還紉佩,幽期豈負言。汨泥應未得,無夢不沂村。
茅密能支雨,墻低頗漏云。清音堂室滿,晨氣橘椒分。栗老猿偷摘,菘遲鵲代蕓。竹竿饒萬個,許我擅封君。
果是天涯若比鄰,嘿嘿一瞬便臨門。發披肩上伶俜影,背立燈前窈窕身。呼萬遍,總無聞。不顰不笑不開唇。原來四壁空空也,只剩真真畫里人。
鹢首朝驚水怪頻,三山宮闕總如銀。系來男女知多少,猶是當年采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