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臺
春色無窮巷,農鄉有太和。
病嗟聞道晚,貧喜得閑多。
草徑供徐步,鄰花獲屢過。
層臺宜抗榭,誰與買煙波。
春色無窮巷,農鄉有太和。
病嗟聞道晚,貧喜得閑多。
草徑供徐步,鄰花獲屢過。
層臺宜抗榭,誰與買煙波。
春色在小巷中無盡蔓延,農鄉呈現出太平祥和的景象。遺憾自己生病才感嘆聞道太晚,貧窮卻也慶幸有了更多閑暇時光。沿著長滿青草的小徑慢慢散步,多次路過鄰家盛開的花朵。那層層高臺適合建造樓閣,可誰能為我買下這如煙的水波美景呢。
太和:太平祥和。
聞道:領悟道理。
徐步:緩慢步行。
抗榭:高筑樓閣。
煙波:指煙霧籠罩的水波,這里指美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生活較為平淡、身體欠佳的狀態,在鄉村生活中有所感悟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鄉村呈現出太平祥和之景。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美好景色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借鄉村之景抒內心之情,語言自然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觀察。
橫海旌旄駐水濱,
臨淮壁壘一時新。
東瀛建節來儒將,
北道輸糧作主人。
制梃民皆懷舊德,
揮戈軍定掃妖塵。
執殳我愿前驅作,
報國酬知敢惜身。
見許黎明和露剪,
日高何事尚稽期。
也知更欲延賓履,
次第開時固未遲。
春天不久晴,衣垢及時浣。
身上何所著,敝襦及骭短。
家人念我寒,一杯為斟滿。
酒滿不可多,農事不可緩。
奮身田野間,襟帶忽以散。
乃知四體勤,無衣亦自暖。
君看狐貉溫,轉使腰肢懶。
學書不成去學劍,須眉如戟目如電。十年霜刃不曾磨,出匣秋光驚匹練。
石鑿鑿,波滟滟,劍光水光融一片。攝衣跣足向中流,水底應使蛟龍愁。
紛紛世上恩仇多,欲磨未磨先摩搓。荊軻不作聶政死,劍兮不利當奈何,提劍起,行且止。
游大梁,入燕市。昔日朱門今荊杞,負恩不報人盡死。殺人如麻頃刻耳,歸來一劍仰天高,泰山一擲真鴻毛。
安得挽落銀河磨此劍,劍鋒不折無牢騷。鋒摧劍折亦不惜,但愿人間滅盡恩仇跡。
六月厭煩襟,縱步情未足。
愛此石徑長,緲緲清溪曲。
古道何人居,門閑對脩竹。
好鳥發新聲,靜極成幽獨。
山風吹晚涼,山影搖紅綠。
翹首興未闌,青猿睡初熟。
高恢善事母,
宛在霸陵山。
圭峰作瑤臺,
松際梳雪鬟。
賢母教令子,
謀道不敢閒。
米從仲由負,
衣待伯瑜斑。
四十猶懸干祿身,
豈徒筆墨養慈親。
只今未老居東海,
還傍麻姑理釣綸。
辛楣兮藥房,蘭枅兮桂楹。翼翼兮新宮,穆將進兮芳馨。柏實兮松液,芝華兮若英。奠瓊斝兮清酤,玉俎析兮嘉牲。雅聲兮遠姚,鏘和平兮鼓鐘紛。繁會兮竽笙,靈連蜷兮須搖。儐暗藹兮紛紜,潔我心兮恭事,靈欣欣兮燕寧。
岸幘青山,長松下、誰修邊幅。痛飲酒、離騷半卷,不堪多讀。舌在徒成開口笑,途窮恥作雍門哭。聽涼州、歌罷又伊州,陽春曲。
數升玉,爭如粟。數竿竹,還須肉。笑折腰五斗,何妨叢菊。落落元龍披錦繡,紛紛巢許稱臣仆。又奚須、山水作清音,如琴筑。
浩蕩乾坤一旅亭,滄桑世變幾曾經。勞勞人事興亡幻,又見江南草色青。
名利勞勞計已非,送郎折柳與心違。今年柳折明年綠,郎去天涯何日歸。
回風吹云垂柳枝,蔓草雨濕春離離。牧人荷蓑笠,叱牛牛下來。牛歸草草犢行遲,繭栗望母鳴相追。牛兮顧爾犢,無乃日夕饑。我見惻然,念歸以悲。嗟哉楊德祖,蚩蚩真小兒。
溪水無泥新雨馀,日透高樹秋扶疏。牧兒挈笭箵,獨漉水中魚。人閑放牛牛自如,一牛長鳴望太虛。一牛顧其牧,無乃亦笑渠。我見?然,觀物之初。嗟哉蒲山子,區區讀何書。
吾宗叱馭闖賢關,筆涌長江挾泰山。馀子望風俱辟易,且容瑞豹露文斑。
萬物不移三百篇,得魚固自久忘筌。緒馀一醒冬烘眼,快著長安得雋鞭。
塞鴻南下過秦關
萬里椷書慰老顏
欹枕松窗明月夜
夢云飛繞太行山
朱門粉壁謫仙家,
柳外鞦韆襯落霞。
一澗碧云流不去,
木蘭舟系木蘭花。
一叢寒玉。又一重溪影,照來都綠。石徑彎環,僧夢微涼,好個翠陰如幄。小闌干外秋痕瘦,畫不出、折枝橫幅。有美人、亸袖頻來,念取天寒人獨。
昨夜雨涼新過。四圍山氣凈,石發初沐。露洗琴床,煙幕筠簾,病損半籬殘菊。林疏不度斜陽影,待石上、安排棋局。悵客中、鬢發蕭疏,轉憶故園林麓。
困嘗苦茗不論杯,
天氣才晴又有雷。
寂寞小亭看草坐,
晚風時復墮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