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山
君王自古幸游多,未必南從山澗阿。
龍虎真藏金鼎火,鳳凰從食玉山禾。
云霞落日舒旗幟,琪樹西風響珮珂。
伊尹樂耕南畝日,想應高隠碧嵯峨。
君王自古幸游多,未必南從山澗阿。
龍虎真藏金鼎火,鳳凰從食玉山禾。
云霞落日舒旗幟,琪樹西風響珮珂。
伊尹樂耕南畝日,想應高隠碧嵯峨。
自古以來君王的巡游活動很多,不一定都往南方的山澗角落去。太甲山有龍虎般的祥瑞之氣,好似蘊藏著金鼎之火,鳳凰來啄食玉山上的禾苗。夕陽下云霞舒展,如同飄揚的旗幟,西風中琪樹作響,好似玉佩碰撞的聲音。伊尹當年樂于在南邊的田畝耕種時,想必是隱居在這碧綠險峻的太甲山。
幸游:帝王出游。
山澗阿:山澗角落。
金鼎火:象征祥瑞神秘之物。
玉山禾:傳說中玉山上的禾苗。
琪樹:神話中的玉樹。
珮珂:玉佩。
伊尹:商初大臣,曾耕于有莘之野。
南畝:南邊的田畝。
高隠:隱居。
碧嵯峨:指碧綠險峻的太甲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太甲山與商朝有關,伊尹曾輔佐太甲。詩人可能是游覽太甲山時,由眼前的美景聯想到伊尹的事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太甲山的美景和表達對伊尹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語言華麗。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文化的感悟。
零蹤片影,點點拼成整。掛向心頭充畫餅。依舊商量不定。只身四海尋行,白云笑我飄零。贏得佳人一諾,從今看賤浮生。
雨后復斜陽,天風兩袖涼。黃花秋夢淡,紅葉晚晴長。訪舊心千里,澆愁酒一觴。詩翁定何許,西望白云鄉。子別金盆后,煙嵐野鶴愁。心應游北里,身尚寄南州。落月雙溪夢,西風一劍秋。夕陽山下寺,時憶昔年游。
衰榆弱柳未經霜,已見飄零片片黃。雨后晚風生戶牖,莫將燈火汗清涼。
世事真難測。記當時,名花盛會,滿園春色。耿耿忠心歌盛世,遵命才揮詞筆。誰料到風狂雨急。一曲《打更》波驟起,更文章成罪難分說。懸如發,身名裂。暗中還為故人惜。雖曾經,當場反目,交情斷絕。求取功名心太切,得意一時狂熱。竟落得妻離子別。公案一椿今了結,負耕鋤且作田園客。路漫漫,心猶怯。
四海承平倦萬機,只將彩戲悅真妃。不平最是彈雙陸,骰子公然得賜緋。
為之由己,曷自暴棄。嗚呼靈臺,幸勖爾志。
易水東頭廣柳車,看君殊似魯朱家。只今無限窮心在,羞澀雙龍匣里花。
氣映朱明景自奇,幽窗惟有對君宜。年來晏起無多事,也學韋莊改舊詩。
鐘室堪嗟走狗烹,反形千古未分明。史官獨為將軍惜,不念當時老酈生。
有道貧方樂,無營坐亦深。新詩知病后,老鬢覺年侵。信有乾坤力,時勞江海心。文園亦消渴,渾愧白頭吟。
不舍奸雄卻舍身,下愚愚甚甚商辛。佛家多少波羅蜜,不救臺城荷荷人。
亂峰如展畫屏看,老蔓紆根虺斗盤。飛步尋真盡深處,乳花凝雪逼人寒。
二百世猶嫌短促,三千年已是尋常。神州祇在天西北,天下如何號李唐。
怨蘊離騷,人懷楚澤,先朝事誤縱橫。對新亭揮淚,消息堪驚。依舊天涯烽火,疆場未肯早休兵。江山肚、古今一轍,供給紛爭。蒼生。頻年憔悴,到處是哀鴻,一片商聲。嘆漁樵歌斷,悵望升平。人世紅塵如夢,所爭者、半是虛名。試問英雄多少,千古誰榮。
山煙藏古寺,鴟殿與云齊。松鼠下階走,竹雞當戶啼。泉寒飛瀑遠,僧老誦經低。細讀苔碑了,東風起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