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輅院書懷
地僻人稀到,兀然對百樓。
墨花香入硯,詩草色傾甌。
晝迥拋書睡,雨余著屐游。
還須期報主,檀??紫云浮。
地僻人稀到,兀然對百樓。
墨花香入硯,詩草色傾甌。
晝迥拋書睡,雨余著屐游。
還須期報主,檀??紫云浮。
此地偏僻很少有人來到,我獨自面對著眾多樓閣。墨的香氣飄進硯臺,詩稿的色澤映滿茶甌。白晝漫長放下書就睡去,雨后穿著木屐外出游玩。還需期待著報答君主,焚燒檀香香煙如紫云飄浮。
兀然:獨自的樣子。
詩草:詩稿。
傾甌:映滿茶甌。
晝迥:白晝漫長。
雨余:雨后。
著屐:穿著木屐。
檀??(ruò):焚燒檀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處于一個相對安靜、不被打擾的環境中,可能在仕途上有所期待,一方面享受著當下閑適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系君主,渴望有所作為。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閑適生活與報國情懷。特點是將閑適之景與報國之志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君名詎要書黃紙,兒曹安能相汝爾。平生胸中著丘壑,何曾輒作數日惡。看渠老死爭名場,肩摩轂擊非儂鄉。從來俗子貪著帽,露頂心知寡同好。可不與飯惟有卿,白眼未分遭題評。蘇郎六印蠶作繭,劇飲濁醪適吾愿。此事未容人遽知,百丑千拙人笑之。勝處豈徒論得髓,覿面端如傳器水。典刑真有阿度風,世上眼目無王龔。滄波老樹我亦愛,聞說津頭有船賣。斯人要是江左人,徑入坐床寧肯嗔。星星種種旋非故,禪板蒲團只如許。
烏帶夜已逼,蟲飛曉尚賒。桂月徒留影,蘭燈空結花。
晨喜扶藜過這津,由蕪初日崔喧春。暖生釣笠堪乘艇,雨足耰鋤又趁人。晴靄霽馀千嶂錦,晚風睛捲半溪云。招提路在梅花外,發髴鸞笙入坐聞。
歲暮懷歸人,蒼茫云木外。登高不可見,入室聞寒籟。髣髴檐下聲,捲幔日已昧。日昧猶平時,對此偏無奈。
淺浦蘆花出蔡涇,石梁潮長木蘭輕。一番涼雨釣絲亂,何處晚風漁笛清。云外水莊剛十里,渡頭燈火欲初更。榜人不睡算程到,自唱楚歌搖月明。
無驚百姓口諄諄,野鬼今盈大漠昏。四海難寧因慶父,兩河尚武盡參孫。圮基骨累天堂塔,出巷車陳地獄門。忍使瑯玕凋劫火,文明斫罷斧無痕。
梅花可感我知音,我為梅花歲幾臨。七載于今無間斷,萬方多難苦沉吟。折來每恨何由寄,愛極翻愁不可簪。好把一枝相伴醉,坐看綠葉又成陰。
繄惟張氏母,淑行疇能同。夙抱貞靜德,作配歸名宗。相夫敬而順,睦族和以雍。礿祀與蒸嘗,蘋藻尤潔豐。積慶生令子,玉樹雙玲瓏。斷機示慈訓,和膽資專攻。昆仲業益勵,同攀丹桂叢。各典大邑教,桃李蕃春風。惟長膺薦剡,給事近九重。獻納懋厥績,簡注在宸衷。蒙恩賜錦敕,母實承褒封。光耀被壺帷,儀范何尊崇。政茲享祿養,百歲期令終。云胡振瓊佩,奄違塵世蹤。訃音來京華,走吊皆名公。臨風發哀些,我亦為悲悰。
毋驚送君出,直道邇難任。詎是無知己,翻然諧素心。浮云看逝鳥,幽谷寫鳴琴。亦有臨岐淚,蒼生望轉深。
尚書兩世大名垂,喬木干云蔭后枝。處處遺碑應好在,知君不是狄公兒。
耕桑本是吾儒事,不免饑寒智者非。出處自然皆有據,不應感念泣牛衣。五畝之宮植以桑,孟軻舉此助談王。軒前蒙密知何意,要見經綸滋味長。三春采采為蠶供,衣被生靈獨有功。野外謾多閒草木,可慚無計謝東風。
一卷苔蘚堅貞操,千尺云霄挺特姿。尚有山林蕭散意,南行相送寄相思。
瑤京散雪氣微和,玉律來陽景漸多。太一降生煙縹緲,上宮行處佩逶迤。壇邊瑞靄迎仙蹕,日下卿云待帝歌。借問甘泉陪從客,天門何處翠華過。
昔人奉命駕兵船,為國精忠突曉煙。令出三軍憑戰鼓,呼來萬馬仗龍泉。相加若肯存生意,比并何須用著鞭。必定清塵要服外,收功應達九重天。
楓涇水接泖湖長,白蕩鱸魚入饌香。為憶故人林屋洞,移舟西去及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