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叔召歸吳中
長憶吳中鳴櫓聲,風高月上水波清。
臞庵掩映花成聚,笠澤微茫煙若城。
十載相忘存夢想,一帆此去喜歸榮。
老來無復莼鱸會,尚看驊騮得路行。
長憶吳中鳴櫓聲,風高月上水波清。
臞庵掩映花成聚,笠澤微茫煙若城。
十載相忘存夢想,一帆此去喜歸榮。
老來無復莼鱸會,尚看驊騮得路行。
常常回憶起吳中搖櫓的聲音,風高月上時水波清澈。臞庵被繁花簇擁,笠澤在煙霧中隱隱約約像一座城。十年彼此相忘卻存于夢想之中,如今你乘船離去榮耀歸鄉令人欣喜。我年老不能再與你有品嘗莼羹鱸魚的聚會,還能看到你如駿馬在仕途上順利前行。
鳴櫓聲:搖櫓的聲音。
臞(qú)庵:可能是朱叔召在吳中的住所。
笠澤:古水名,這里泛指吳中水域。
十載:十年。
莼鱸會:指品嘗莼羹鱸魚的聚會,有歸隱之意。
驊騮:駿馬,比喻杰出的人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詩人與朱叔召相識已久,朱叔召要歸吳中,詩人寫下此詩送別。當時詩人可能已年老,感慨時光流逝和友人的離別與榮歸。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歸鄉,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既有對吳中美景的描寫,又有對友人的情感表達。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送別詩的一般特點,表達了真摯的友情。
綠蘿山豁午煙開,
野販山樵競野回。
疊浪高潭渾不畏,
?艚船上唱歌來。
海天吹雨未曾收,
曾上云樓努力休。
收斂此心歸寂寞,
一方明月爛沙頭。
誰言大藥有仙傳,試就茲翁問大年。
道是年年隨日過,饑時吃飯倦時眠。
似我安能不極邊,何堪二子亦如然。
路遙自愛親鄰盡,世難同傷祖父賢。
只恐冥冥僵雪底,故應數數話燈前。
乾坤刀斧予無恨,生死文章各勉旃。
天風海色颯成圍,獨倚三更萬籟稀。
不覺肺肝生白露,空憐河漢失流暉。
東溟自竄誰還憶,北斗孤懸詎可依。
今夕太虛便相見,屋梁留照夢中歸。
月淡陰移,花濃錦匝,長廊幾駐香屧。笛語分明,袖塵依約。最憶客年寒食。
千山萬驛,憑不到天涯消息。無那蓬山近,畫簾一重更隔。
晴絲未消恨織。裊東風尚憐寒惻。佇錄曲依黯,卐文凄碧。
脈斷碧城十二,剩一角斜紅破春寂。點檢清愁,空消按拍。
山外青山樓外樓,吾詩非馬亦非牛。
金人自古三緘口,玉女如今幾洗頭。
不問何之皆落膽,迄無知者乃心憂。
懷沙哀郢吾何敢,偶在牛山冠馬猴。
明時海宴與河清,賢宰趨朝動遠情。
漠漠五云瞻帝闕,搖搖萬里擁心旌。
南園草綠金陵路,上苑花香錦繡城。
想到會同稱壽處,嵩呼萬口兩三聲。
千點寒梅嘵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
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秋千剪剪風。
魚雁杳,水云重。異鄉節序恨匆匆。
當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贊者舌禿,
畫者口啞。
籃里錦鱗,
愈增高價。
得志鳥擇木,失喜鵩入舍。
但協孔氏性,忍索少室價。
小草有遠志,積李欲縞夜。
所覬匠伯顧,不復棄櫟社。
一道疏籬隔世塵,日長無事與杯親。
菖蒲節過涼初褪,風雨簾開綠漸勻。
自有乾坤供俯仰,翻多花鳥悅心身。
黃珠串串枇杷熟,樂煞山林舊主人。
臥疴人事違,流景自如昔。
年年溪南村,霜葉千樹赤。
既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
耕鑿給妻孥,相看至頭白。
十旬游倦擬歸休,
況復新霜兩鬢秋。
花外聯詩詩外酒,
與君盡醉嘯霞樓。
天機才動玉壺春,
海內初看白日頻。
頭上葛巾猶在此,
與君同是葛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