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景嚴詠山居夾道種松
投黻歸來發半華,蒼官怪我出無車。
樹當樵徑頻爭席,地接禪房好覓茶。
要使行人長蔭樾,不教侍女獨司花。
十園五鬣它年事,會見摩空薄絳霞。
投黻歸來發半華,蒼官怪我出無車。
樹當樵徑頻爭席,地接禪房好覓茶。
要使行人長蔭樾,不教侍女獨司花。
十園五鬣它年事,會見摩空薄絳霞。
我脫下官服歸來時頭發已半白,蒼松怪我出行沒有乘車。松樹長在砍柴的小徑旁,好像頻繁與人爭著坐席;此地與禪房相鄰,正好可以去尋茶。我要讓行人長久地享受樹蔭,而不只是讓侍女獨自掌管花草。種植大片松樹是未來之事,將來定能看到它們高聳入云,接近紅霞。
投黻(fú):脫下官服,指辭官。黻,古代禮服上黑與青相間的花紋,借指官服。
蒼官:指松樹。
爭席:典出《莊子·雜篇·寓言》,原指爭座位,后表示與人相處隨便,不分彼此。
五鬣(liè):指五針松。
絳霞:紅霞。
此詩應是詩人辭官歸隱后所作。辭官后回到山居,過上了閑適的生活。當時社會可能官場黑暗或動蕩,詩人選擇遠離官場,回歸自然,在山居生活中找到了寧靜和樂趣,從而創作了這首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山居生活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辭官歸隱后的閑適心境和對山居生活的熱愛。其特點是意象生動、意境清幽,運用擬人等手法增添了詩歌的趣味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歸隱生活的一個側面。
宮漏沉沉夏日長。雨余殿閣晝生涼。南風微送院荷香。草閣拋書移白日,竹床欹枕聽滄浪。夢魂時復到江鄉。
一畝荒園石襯沙,若為圖蔓不傷瓜。丁寧落蒂方拈出,輒莫攙先摘褪花。
登臨長敗興,塵世幾開顏。償卻三年債,都來半日閑。山泉寒可汲,石磴絕難攀。半榻能分我,看書晝掩關。
天末歸帆何處宿,釣船獨在蓼花傍。
萬山更深處,云是浙之源。山半庵初結,林間霧欲昏。清泉流石壁,野犬吠柴門。偶爾得佳句,呼僮問酒樽。
飛檄星馳促履新,笑予草草作勞人!偶逢甘雨隨帆至,時挹清風入座頻。謹懔自防流酷吏,哀矜太惜此頑民。未能盼到梅花發,佇看陽春作好春!
分人分我謾多端,一串黃金鎖骨寒。善賈何曾停死貨,明明擔出與人看。
延英引對寵章新,都下傳觀拜輔臣。沙路緩驅金騕裊,閣間新上玉麒麟。
山水無中外,飄云何必歸。最嫌沙上雁,一一向南飛。罪大心方死,病多力漸微。誰持匡岳淚,來灑破僧衣。
千步長廊碧水隈,游魚游客共徘徊。桃櫻解趣故遲發,教惜枝頭未墜梅。
高桂發秋花,馀香入山閣。夜靜涼風吹,紛紛和露落。
玉潭秋水靜波瀾,秋影潭心天地閑。玉女峰頭云杳杳,銀河橋下水潺潺。人間莫道無賢婦,世上堪憐有鬼關。子母恩深深未了,玉潭秋水靜波瀾。
不是逢人苦譽君,胸中靈氣欲成云。沈吟章草聽鐘漏,鶴背天風墮片言。
金輪示現清夜,火樹高騰碧虛。說法未回坡應,冊勛先到鐘魚。七層靈燄自照,萬里劫風不吹。烽信斷無澤國,神光恰似天池。中天半倚寥泬,大帝高居郁蕭。已訝流鈴擲火,還疑絳節來朝。碧落星移象緯,紅光影射鮫宮。甲煎千門初啟,明珠九曲先通。
相憐病骨輕于蝶,夢入羅浮萬里云。贈爾多情詩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