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 其八
綠野裴公趣,東山謝傅心。
林泉幽夢斷,花柳舊谿深。
瀹茗風生腋,飛觴月滿襟。
向來親幾杖,猶想聽高吟。
綠野裴公趣,東山謝傅心。
林泉幽夢斷,花柳舊谿深。
瀹茗風生腋,飛觴月滿襟。
向來親幾杖,猶想聽高吟。
有著像綠野堂裴度那樣的志趣,懷著東山謝安那樣的心意。在林泉間的幽夢已然中斷,花柳掩映的舊溪依舊幽深。煮茶時清風似乎從兩腋生起,舉杯飲酒月光灑滿衣襟。往昔曾親近您的座旁,還想再聆聽您高雅的吟誦。
綠野裴公:指唐代裴度,他在洛陽建綠野堂,常與友人宴游。
東山謝傅:指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后出山為相。
瀹茗:煮茶。
飛觴:舉杯飲酒。
幾杖:坐幾和手杖,為老者所用,這里指代張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為參政大資毗陵張公而作挽詩,張公可能是一位有一定地位和影響力的人物,作者與他有一定交往,在其去世后創作此詩表達緬懷。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張公,突出其高雅志趣和品格。以典入詩,增添文化內涵,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挽詩的創作風格和文人之間的情誼。
空庭獨立對參橫,風氣移情百慮縈。金盡祖生還任俠,時危陳涉不慵耕。震鄰飛羽徵兵急,畏路停車揖客輕。已掃人間無限累,為君歸計每屏營。
來時長驅五千里,滿目胡塵漲天起。胡塵已息遼海空,班師來謁明光宮。漢家天子耀神武,不知戰士常辛苦。
身歷滄桑鬢漸絲,文章道義自堪師。廿年勞績宜長識,一發危機仗力持。器比圭璋人盡重,名高山斗世爭推。交情迥與尋常異,報以銀瓶媵以詩。
一庭梧竹罥秋煙,滿架圖書手自編。憑仗后人勤護惜,虹光不數米家船。
二月春蕪綠,紛紛蝴蝶飛。花朝逢暮雨,寒食減征衣。道路誰知己,登臨不當歸。中條多水竹,此去掩荊扉。
曾說休迤逗。何事輕分手。別來莫道不相思,彀。彀。彀。殘月簾西,暮云樓上,那些時候。春色來何驟。人意應非舊。歸期曾指杏花殘,謬。謬。謬。望到如今,看看又是,海棠開后。
指出風幡俱不是,直言心動亦還非。夜來一片曹溪月,卻照儂家舊翠微。子陵灘水急如弦,摸得黃魚縮項鳊。提向市中頻索價,他家不著半分錢。
峨峨溪畔石,迢迢石邊路。寄言名利徒,清閑誠足慕。
老人觔力濟勝難,老腳卻欲常登山。尋幽獨往不掛杖,振衣竟日窮躋攀。天南一峰立江面,嵂崒萬仞云霞間。人言此峰是獅子,云霞若綴拳毛斑。百獸惟獅雄且武,鉤瓜鋸牙能食虎。城中有虎已擇人,白骨支撐莽如堵。狗亦學虎殊咆哮,嗟獅垂頭不回顧。更聞上有古靈湫,勺水曾將神物貯。三年一吐頷中珠,能為科名卜其數。探淵久欲攖其鱗,底事蹄涔數杯土。天飛豈亦常泥蟠,穴處能無鰍鱔侮。驪兮獅兮奈若何,孤青頑碧空嵯峨。羊腸詰曲駕灌木,鳥道偪側盤云蘿。呼兒且掃一拳石,覆掌幸有雙仙螺。燮臺拾薪炊不托,炳焯敲石烹酥陀。側弁光瑩跪進酒,稚堯繞膝歌傞傞。東來兩水皆西注,跳波卻送斜陽去。兩點東西未了青,羊城煙翠鵝城樹。扶胥海口羅浮西,孤剎亭亭屹天柱。我曾夢草新宮銘,西望蓬萊杳何許。六鰲已駕三山來,樹擁云歸不知處。歸云釀雨雨不飛,撲衣云片疑春絮。前山雨過后山晴,雨逐云歸人逐雨。眼力卻笑腳力慵,酒魔轉苦詩魔攻。重陽昨日妒風雨,今來我欲乘蜺虹。屐痕已破螺子綠,雪鬢笑插萸房紅。誰云登山災可避,我卻局地途終窮。自憐數遇擇人虎,憑誰喚起蟠泥龍。吁嗟乎,東華塵土北窗風,草露石火將無同。兒曹慎莫負老腳,得酒便把金芙蓉。相期歲歲千秋日,日日同登獅子峰。
嘗遍閩江酒。數軺車、歷來十郡,歲月綿否。絳節霓旌相映處,慚愧名夸山斗。做中正、人材品九。鄒魯海濱多教澤,愿諸生、堅把遺規守。袖然舉、佇稱首。也防中管歧途走。誰則是、俞歸鉛察,斷如銀手。丹漆西行通夢寐,自有衣珠宵受。傳圣譯、玉田金口。高躡介邱觀巨澥,莫黑風、羅鬼猙獰丑。探物始、書成牖。
酒家高樓臨水邊,門前柳枝好系船。北人過來醉一晌,南人住此又經年。堤上茅房已可憐,中流無家更泊船。去住彼此兩不顧,日落荒城生暝煙。行人折柳寄相思,又見春風換故枝。若問無情閑歲月,恰是新條未出時。秋來賈客淚沾巾,路草墻花各自春。莫向中流歌楚調,舟中多是贛州人。
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二林小眾,枯枯燥燥,鶴望多時。珊瑚枕,明月珠,從便采取,只是不得觸諱。
暌隔經年一省親,幾曾相守問晨昏。而今常灑思親淚,到死終為負罪人。
快須滌硯入承明,爛熳飛章拂太清。富貴功名元素定,莫隨人后頌升平。
黃頭慵起掛帆遲,酒渴鐙殘卷畫帷。多病貲郎難諫獵,同舟小婢定能詩。何時富貴歸須早,如此風波醉不辭。一樣碧桐宮井意,重教舜舉寫烏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