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仲光挽詩
吉德傳鄉黨,家聲企大儒。
九霄欣得路,五馬議分符。
嘆息人琴逝,凄涼鄰曲孤。
霜風丹旐舉,松霧暗黃壚。
吉德傳鄉黨,家聲企大儒。
九霄欣得路,五馬議分符。
嘆息人琴逝,凄涼鄰曲孤。
霜風丹旐舉,松霧暗黃壚。
美好的品德在鄉里傳頌,家族聲望可與大儒相比。曾欣喜踏上仕途青云直上,本有望出任地方長官。可嘆人已逝去,琴音不再,鄰里鄉親也覺凄涼孤獨。秋霜中挽幛高高舉起,松間霧氣使酒壚也顯得昏暗。
吉德:美好的品德。
鄉黨:鄉里。
家聲:家族的聲望。
企:企及,可與……相比。
九霄:天空極高處,比喻仕途得意。
五馬:漢代太守乘坐的車用五匹馬駕轅,后用“五馬”代指太守。
分符: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或功臣,以竹符為信證,剖分為二,君臣各執其一,后泛指出任地方長官。
人琴逝:用“人琴俱亡”典故,指人死亡。
丹旐:喪儀中用的紅色銘旌。
黃壚:酒壚,這里可能象征逝者生前的生活場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彭仲光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當時彭仲光可能在當地有一定聲望,仕途也有較好前景,卻突然離世,作者因此寫下此詩表達惋惜與哀悼。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彭仲光。突出特點是先揚后抑,通過前后對比強化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挽詩的創作風格和人們對逝者的情感表達。
笑看海云初起處,吾家隱隱碧天隅。何時跨鶴隨風去,同與仙人坐白榆。
歸心已動不容留,多謝君恩許退休。雖喜溪山歸似舊,卻驚歲月去如流。門前已是開三徑,湖上何妨具一舟。莫道此時無伴侶,得公足可共遨游。
饤齏篘釀挹仙霞,味到詩情分外佳。應把梅花望彭澤,不辭漉酒污巾紗。愛景探春意已生,新詩新釀一時成。遙知獨酌微吟處,霜月應多別處明。
高茇丹崖淑氣收,宦游猶勝赤松游。飛軒隱結朝諸島,曲檻紆回帶遠洲。中鎮七星為泰岳,南賓五嶺作蓬邱。公馀便讀三綱領,不愧人稱仕學樓。
古岡岡上老梧桐,翠鳳含輝據碧叢。日出蓬宮從弄影,天清珠海任乘風。來時燕雀群爭訝,歸去塤篪調可同。芳草自知多逸思,停云有詠托誰通。
東風吹雨過南皋,一片晴云捧日高。撐棟架樓人力健,敲金持梵谷聲豪。巨靈護我終成住,乘愿同人豈見勞。不愛繁華愛岑寂,夜寒誰解聽松濤。
楊柳春樓邊,車馬飛風煙。連娉烏孫伎,屬客單于氈。雁聲不見書,蠶絲欲斷弦。欲持塞上蕊,試立將軍前。
吳興霅水水倒飛,上菰下菰歌正悲。江漢有誰羊叔子,峴山先勒去思碑。
水天一色縱歸帆,獅子洋波拍石巖。未見五羊先一笑,蓮花古塔聳天南。
昔有學道者,擔簦海上行。宴坐羅浮峰,內視觀無形。晞景正東豁,滉漾扶桑明。云濤既洶涌,龍獸亦悲鳴。吾聞混沌分,坤軸東南傾。百川走空虛,日乃生窮溟。未睹大明運,安知至陽精。愿從列仙徒,散發倚云屏。三花漱云液,五內含晶熒。回觀羅浮圖,陋哉山海經。
銀絲滿鬢手扶藜,此日承恩隱練溪。倚檻漫觀春浪激,杜門閒對曉云低。上林曾聽嬌鶯囀,御苑空思匹馬嘶。最有悠然真樂處,鳶飛魚躍入新題。
射策蘭臺日,題名棘寺年。風波乍相失,云樹莽俱懸。月就留陳榻,天迂訪戴船。衣冠仍澒洞,朝野并屯邅。不謂艱虞后,重逢涕淚前。移燈申契闊,握醑幾留連。辭賦驚心少,交親舉目偏。公車除牘下,仙舄異方傳。惜別頻看鬢,深期各贈鞭。河山齊十二,禮樂魯三千。保障誰堪語,弦歌爾自先。彈琴野雉聽,開閣縣花然。太岳千家色,歡陰萬井煙。犢歸新賣劍,馬飲舊投錢。題壁勞明主,徵書與大賢。他時但鸞鳳,莫使變鷹鹯。
殷勤江南客,折花良慰予。炯晝孤光冷,曜夜清影疏。連林玩不足,一枝清有馀。諒無和羹用,飄落將何如。
佳色光浮額,微香露著衣。枝條還更好,花品世間稀。
雨腳波頭遠接連,衣寒礎潤犯梅天。誰憐旅食緇塵客,日問珠炊與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