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 其二
子引金閨籍,身開石窌封。靈輴悲吉路,象服儼虛容。楚挽雖多相,萊衣不更縫。誰知逝川底,劍自喜相逢。
子引金閨籍,身開石窌封。靈輴悲吉路,象服儼虛容。楚挽雖多相,萊衣不更縫。誰知逝川底,劍自喜相逢。
星軺東指輦相望,喔喔天雞促曙光。
萬里中原隔消息,九洲稗海本荒唐。
詩書未厄秦皇火,褲褶新更回紇裝。
忽憶大唐貞觀事,八千巾卷貢明堂。
申江辭別賦歸來,
百里車行頃刻回。
且喜鶯飛春未去,
花間載酒自徘徊。
野館蕭條傍綠陰,
幽禽盡日對孤吟。
紅塵十丈隨車馬,
不到巖前嘉樹林。
曠典將行日,南宮得舍人。
銓衡輕易地,造化漫勞神。
舊事誰能記,交情我獨親。
吁嗟三昧手,不見掌絲綸。
洛川多好山,伊川多美竹。
游既各有時,雖頻無倦目。
貪清非傷廉,瀆幽不為辱。
麋鹿不害人,心無害麋鹿。
郭里人家拜掃回,
新開醪酒薦青梅。
日長路好城門近,
借我茅亭煖一杯。
有地有花空具色,
無花無種色含空。
混成一物誰圓就,
但向無言一化工。
一架荼蘼引蔓長,
輕盈搖曳晚風香。
折來暫供花瓶養,
好待明朝助曉妝。
雙飛本是結同心,別鶴巢空侶莫尋。
月冷海天云寂寂,花殘風雨夜沉沉。
看人往日悲僵瑟,嗟我于今亦碎琴。
欲覓鸞膠心未忍,關雎從此少知音。
桃李花開點御溝,翠華經月不曾游。內庭鴟吻移鴟尾,莫問君王十四州。
女冠鳥爪解方音,識得蓬瀛路淺深。戲搦雪花熔紫磨,漢宮誰數辟寒金。
半檐日影漾罘罳,才是深宮夢覺時。敕取燒槽彈法曲,聲聲聲訴恨來遲。
凄迷谷城山,下有土一抔。昔在選部君,冠裳此淹留。山靈苦未協,來往空神游。荏苒三十載,改奠西原丘。龍門聳喬木,寶澗縈清流。體魄安自今,蓍龜復何求。慎終美孫子,正不慚弓裘。
才宴曲江池,遄歸象峰麓。青春來未已,白日去何速。當時乳下兒,襁抱未勝哭。居然跨灶子,豸繡光一族。歸來今幾時,牛眠撫前卜。恩綸被宿莽,祿養悲風木。應刻太史銘,千年照林谷。
有山莆之野,勢如鳳孤鶱。山背得佳處,林姥開新墦。姥昔無恙時,兒方居憲垣。當其委化日,兒正歸鄉園。慈孝兩無憾,哀榮一何言。人勝境逾勝,歲歲來分膰。青松與丹荔,蓊郁迷高原。
嶺云何悠悠,嶺木未盈握。踞嶺盤生塋,茲見亦超卓。君誠達者歟,所抱非曲學。忠言動旒冕,勁氣排山岳。紛紛塵海中,如夢若不覺。沉疴今告痊,壯志未摧剝。何當樂斯丘,更歷千晦朔。
歌舞岡前汲道新,閉關容作老夫臣。
陳亡項滅韓彭死,只許君王是壽人。
鑿井秦人老塞煙,抱孫雄踞海南天。
江山不改遺民盡,獨坐秋風自品泉。
半載睽違魂夢思,
離情如水亦如絲。
去年揖別何其速,
此日重逢卻感遲。
西風重食武昌魚,夾道爭迎諭德車。
列郡山川天塹險,渡江人物浪淘馀。
伯牙臺迥秋花晚,太白樓空夜月初。
高會南皮問今昔,未應閑散老尚書。
衣縷春冰,香含暖玉,珊珊影隔簾櫳。漫撫哀弦,芳心原自難同。凌波步、襪空遺恨,伴梅魂、淡月朦朧。一憑它、秾李夭桃,占盡東風。
嬌多不奈春寒重,更溫泉浴罷,嫩日微烘。清絕無塵,羞隨鄭婢泥中。多情莫解明珠佩,問仙蹤、何處相逢。剩當時、謝女前身,幽夢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