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泄山五首 其三
巖明島秀并回芳,何羨天臺有石梁。神氣自多懷蘊結,白云悠處發輝光。
巖明島秀并回芳,何羨天臺有石梁。神氣自多懷蘊結,白云悠處發輝光。
南浦維舟訪,東堂抵榻眠。
后期猶指日,輕別遂終天。
墨妙今初貴,詩鳴久已傳。
清風知未墜,諸子更翩翩。
登高能賦屬吾儕,不用傳杯擊缽催。
九日風光堪落帽,中年懷抱更登臺。
江山信美因人勝,萸菊逢辰滿意開。
二謝風流今復見,千年留句待公來。
幽草默通神,舊題虞美人。
長言方度曲,應節若翻身。
律呂聲相召,云龍氣自親。
無情猶感會,不獨在君臣。
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
古來妾薄命,事主不盡年。
起舞為主壽,相送南陽阡。
忍著主衣裳,為人作春妍。
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死者恐無知,妾身長自憐。
五士三不同,煩公以詩訴。
強酒古所辭,妙語神其吐。
自念每累人,舉扇毋我污。
復使兩歐陽,縮手不分付。
平生西方社,努力須自度。
不憂龜九頭,肯畏語一誤。
頓悟而漸修,從此辭世故。
公看萬金產,寧能一朝具。
兩生文章家,夙記鳴蟬賦。
請公堅城壘,兵來后無數。
離合應生理,過逢豈近緣。
情親見今日,語妙記當年。
閉戶安禪主,沖風逆水船。
不應清夜月,故作別時圓。
朝下公門不曳裾,身寬心遠等林居。
傳家聲烈三公后,貯腹平生萬卷余。
藤架倚春聽語鳥,石池迎日數游魚。
人言酷似牢之舅,未有新詩錦不如。
城與清江曲,泉流亂石間。
夕陽初隠地,暮靄已依山。
度鳥欲何向,奔云亦自閑。
登臨興不盡,稚子故須還。
田園相與老,此別意如何。
更病可無酒,猶寒已自和。
高名胡未廣,詩興尚能多。
沙草東山路,猶須一再過。
閉合春云薄,開門夜雪深。
江梅猶故意,湖雁起歸心。
草潤留余澤,窗明度積陰。
慇懃報春信,屋角有來禽。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
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
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
寓世生同里,隨方去有情。
來為百年別,不惜片時程。
齋缽須勤供,經鐘莫倦鳴。
當來第三會,此界卻逢迎。
早知汝潁多能事,晚以詩書托下寮。
大府禮容寬懶慢,故家文物尚嫖姚。
只將憂患供談笑,敢望功名答圣朝。
歲歷四三仍此地,家余五一見今朝。
兩父論詩伯仲間,去思今識謝家安。
曠懷亦苦中年別,歸翼仍愁行路難。
四壁未堪風雨夕,百圍已試雪霜寒。
欲逃富貴疑無地,千丈竿頭試手看。
自昔有遺韻,小飲不盡觴。
坐待竹間月,奈此云影長。
起行林下路,散策逾平崗。
破眼一枝春,著意千葉黃。
暄寒會有分,蜂蝶來無央。
鳥語帶余寒,竹風回妙香。
緬想兩公子,作惡變清涼。
誰憐塵沙底,疲馬踏朝陽。
斯人班馬后,如圭復如璋。
相逢了無得,佳處每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