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伯秋 其二
芻蕘傳吉語,詔旨緩追科。
疲俗今當復,諸公眾所多。
誰能齊卓茂,我亦怖閻羅。
種德無余事,流光付逝波。
芻蕘傳吉語,詔旨緩追科。
疲俗今當復,諸公眾所多。
誰能齊卓茂,我亦怖閻羅。
種德無余事,流光付逝波。
山野之人傳來好消息,皇帝詔旨延緩征收賦稅。疲憊的民俗如今該恢復了,諸位官員的善舉被眾人稱贊。誰能像卓茂那樣賢能,我也害怕如閻羅般的催稅之人。行善積德再無其他事可做,讓時光如流水般逝去吧。
芻蕘:割草打柴的人,這里指普通百姓。
追科:催收賦稅。
疲俗:疲憊的民俗。
卓茂:東漢時期的大臣,以賢能著稱。
閻羅:傳說中的地獄主宰,這里比喻催稅嚴苛之人。
種德:行善積德。
流光:時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詔旨緩追科”推測,當時可能處于百姓賦稅負擔沉重,朝廷下達了延緩征稅的詔令。詩人面對這一情況有感而發,表達對社會現狀和官場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百姓處境的關注和對賢能官員的期盼。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反映了當時社會賦稅問題和官場生態,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龍腦翠袖不飄逼,恐郎蘭香退蕸色。
風仙紅甲不彈遮,疑郎柳葉沾桃花。
畫成絳仙十斛倩,十二玉樓死郎面。
風流不畫亦迷魂,綺帳鶯含消幾咽。
羨殺三生拋情種,知被誰家肉屏擁。
妖才艷色俱花身,珠作庾信壁江總。
金脫贈郎不郎搜,繡被覆郎為郎愁。
林木蕭條復本根,
嚴霜凍雪鎖松門。
地爐煨火通身暖,
寒暑到來休更論。
屢叩龍墀自免冠,虺隤初喜卸華鞍。
病疏賓客麾之去,老愛兒孫遺以安。
夙昔賜茶鄰御座,即今送菜仰園官。
蕭然幾案無書冊,時取君詩反覆看。
空江微月落,不寐露沾衣。
獨鸛當磯立,繁螢貼水飛。
客懷秋更遠,身計老多違。
自愧非袁虎,高吟聽者稀。
獨客無家望轉迷,山空木落氣凄凄。愁催短發渾如鶴,病覺長身不稱犀。書斷薊門天萬里,禪經秦樹雪千溪。何由去學神仙術,一鼎丹砂夜自泥。
日上扶桑曉色紅,閉門慵似杜陵翁。干戈送老甘人下,江海生春尚客中。雪盡南枝開大庾,天回北斗掛空同。試傾百斛蕪城酒,未嘆飄零兩鬢蓬。
故人久不見,乍見雜悲喜。新雁如故人,一聲驚我起。
把酒不能觴,送目問行李。曾云行路難,空濛千萬里。
塞北多關山,江南渺云水。風高吹汝瘦,旅伴今馀幾。
斜行不少駐,滅沒蒼煙里。羈游吾亦倦,客程殊未已。
扁舟費年華,短纜系沙尾。物生各有役,冥心聽行止。
江郊匝地熟,場圃平如砥。歸期且忽念,共飽豐年米。
燈市星闌,橋浜雪老,傷春倦賦登臨。舊燕重逢,十年猶自巢林。
渡江柳眼青如許,見故人、江上愁心。感前塵,珠箔寒飄,鏡縷頹侵。
東風又綠離憂草,記捐芳楚佩,題淚吳襟。夢冷銅駝,可憐人事俱沉。
五湖未了扁舟興,怕亂愁、還比花深。掩園扉,行藥歸來,一枕春陰。
定軍山上定軍寨,放眼望洋氣壯豪。
潮汐去來滄海闊,帆檣迢遞碧天高。
卦亭久見閒兵疊,鹿港多看集賈艘。
幸際太平登眺日,安瀾全不涌波濤。
少時失腳利名間,
寸步何曾不險艱。
造物恐人渾忘卻,
夢中憂患尚如山。
探蹤偶爾近龍堆,
黑霧黃云凍不開。
林外驚聞鳴鏑過,
始知胡騎射雕回。
碾金為雪鑄秋芳,
合助瑤臺素女妝。
此是蟾宮親折得,
滿身風露尚天香。
此日閒尋最上峰,幾盤蒼蘚隱芙蓉。呼僧細讀云邊字,懺佛重陳海外蹤。
當嶺夕陽千樹合,匝城煙火萬家封。自憐塵跡多潦倒,消息江梅已早逢。
由來勝跡重名公,山水文章自不同。近接凌霄惟片石,遙窺蒼海只長虹。
暮煙多處層巒好,寒葉疏時落照空。少保祠前云歷歷,松聲不逐怒潮東。
新梢漸變鵝黃色,淺水遙添鴨綠紋。
水暖池塘閒睡鴨,煙深村落自鳴鷗。
來日泥香催燕子,歸時桑老趁蠶收。
立馬重登丞相祠,巖頭高閣五云垂。
中原早識胡雛亂,大駕何勞蜀道思。
天送荊州風雨夢,世傳金鑒帝王師。
虬松似指長安路,嶺上年年發北枝。
鄫人漚菅魯人怒,筐筥爭桑構吳楚。尚聞六里作鴻溝,彼粵此閩闞如虎。
閩邑曰武平,連粵平遠城。天子頗聞粵人橫,負眾侵疆狎縣令。詔書特敕兩銅章,判以溝涂毋力競。
武平許君氣何豪,單軺來會分水坳。卻聞隱隱鳴鉦鼓,忽見青紅旗亂舞。車中一笑此何為,回頭從者色如土。
野云黯黯日將落,脫轄呼人無一諾。獨揮羽扇抗群咻,風馳云合圍戈矛?;富冈S君神色定,親把輿圖作明證。
健兒突入欲甘心,拉虎批熊只手勝。是時許君起大呼,幺么鼠子敢犯吾。揮刀折齒前令胡,吾能殺汝如腐雛。
廣福橋頭故吾士,赫赫鬼神可欺乎?朝廷威行九州外,爾等跳踉行盡屠。
萬夫垂頭齒打舌,旗卷槍拋各求穴。鞠躬謝罪辭咿嚘,彼何人哉平遠侯。
立石巍然峙坳頭,我疆爾界標千秋。
吾聞汾陽王,入鹵惟單騎。昌黎書生耳,鎮州強不避。為國焉能更愛身,渾身是膽發乎義。
懦夫畏賊掩耳奔,不惜巾幗羞三軍。天下英雄竟誰是,千載而下乃見今許君。
許君老友曰李子,慨然奮筆識終始。發難能令壯士驚,折沖足雪鯫生恥。
此事此辭炳日星,我欲大書千本與萬本,張之凡百有位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