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三首 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橚橚庭中竹。
人壽能幾何,譬彼電過目。
一觴命暱交,且以慰心曲。
駕言長安游,川光晨可掬。
神州何赫戲,高城矗延屬。
峣榭干星斗,雕栭錯珠玉。
鱗鱗王公第,華纓夾繡轂。
放懷恣槃虞,端憂竟誰逐。
青青陵上柏,橚橚庭中竹。
人壽能幾何,譬彼電過目。
一觴命暱交,且以慰心曲。
駕言長安游,川光晨可掬。
神州何赫戲,高城矗延屬。
峣榭干星斗,雕栭錯珠玉。
鱗鱗王公第,華纓夾繡轂。
放懷恣槃虞,端憂竟誰逐。
陵墓上柏樹青青,庭院中翠竹挺立。人的壽命能有多長,就像那閃電劃過眼前。我命親近好友共飲一杯酒,暫且慰藉內心。駕車前往長安游玩,清晨可捧起河川的波光。神州大地多么繁華,高大的城墻連綿不斷。高聳的臺榭直插星斗,雕花的斗拱鑲嵌著珠玉。王公貴族的宅第鱗次櫛比,華麗的帽纓簇擁著彩飾的車轂。放開胸懷盡情游樂,那無盡的憂愁又能驅逐給誰呢。
橚(sù)橚:樹木高挺的樣子。
暱(nì)交:親近的朋友。
心曲:內心深處。
駕言:駕車。言,語助詞。
赫戲:顯赫盛大的樣子。
峣(yáo)榭:高聳的臺榭。干:觸,犯。
栭(ér):斗拱。
槃虞:游樂。
端憂:憂愁。
此詩為擬古之作,可能創作于詩人感慨人生、目睹社會繁華之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階層差異,貴族生活奢華,而詩人可能在思考人生意義,對生命短暫有所體悟。
主旨是感慨人生短暫,面對社會繁華卻難消憂愁。其特點是通過對比突出情感,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擬古詩對人生主題的關注和探索。
賣菜深村婦,休嗟所獲微。
蕪菁勝乳滑,萊菔似羔肥。
橐里腰錢去,街頭買肉歸。
種蔬勝種稻,得米不憂饑。
云開青鏡曉,病起白頭人。
陽洞林光動,晴簷鳥語真。
黃花修故事,新酒接比隣。
火急輸官米,寒舂連夜頻。
留得斯堂萬古名,江山不敢閉英靈。
池光曾染吟邊墨,草色猶如夢里青。
南浦詩香流未歇,東家魂冷喚難醒。
當時園柳俱塵跡,惟有鳴禽尚可聽。
每過明智寺,小寺在山前。
老衲分云坐,山猿抱子眠。
巖花紅雜雨,野水綠平田。
火后傷心處,青山響杜鵑。
繡衣御史當霄立,星次周流到上臺。
萬里東隅觀出日,十年幽蟄聽驚雷。
頓令絕學知書貴,解使貪官覺賄災。
恩及老生何以報,只將頌語獻行臺。
年來避世羨漁郎,全載妻兒云水鄉。
隔葦鳴榔分細火,帶苔收網曬斜陽。
一絲寒雨鱸腮紫,半箔歸潮蟹斗黃。
欲逐鴟夷江海去,西風無奈稻花香。
寒燈幾撥盡,借問夜何其。
舊夢青燈在,新愁白發知。
昔為三遶鵲,今作五藏龜。
多謝梅梢月,留人得睡遲。
秋晚如春早,晨昏海氣蒙。
霜嗥呼偶鹿,雨啞破昏鐘。
知命休行險,吟詩不怨窮。
吾儕天所賜,出入戴青松。
數我初生歲,今為第二年。
光陰六十過,行輩幾人全。
試把新詩寫,閑將好夢圓。
兒孫扶出拜,蘇酒讓渠先。
故國山河成斷絕,孤臣江海自飄零。
窗間取月離離白,樹下窺天碎碎青。
一鴈不來山驛靜,千梅欲動客愁醒。
新來未賜王春歷,三尺堯階自有蓂。
昆山片玉天生潤,鴈蕩移來手自栽。
禪客久親清少病,山童勤拂浄無埃。
葉端灑灑通心露,根畔疎疎引水苔。
必有事焉還勿助,此方端自養原來。
不惜此時別,毋忘別后音。
相隨溪上影,共息樹邊陰。
水落行田蟹,霜晴出谷禽。
何須拘改歲,有興即相尋。
有恨青春老,無營白晝長。
葉新林換綠,花落地生香。
雨意一番足,人家百事忙。
為儒竟成誤,悔不早農桑。
冬日山居好,幽齋羃紙窗。
溫存簷鵲并,暖熱竹鳩雙。
鹿下霜封塹,樵歸雪印矼。
從茲謝城府,吾志鹿門龐。
春日山居好,初春草色回。
小橋簾映柳,野店燭簪梅。
箭茁穿沙出,蘭芽帶雪開。
從今排日去,連月覆樽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