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時和者頗眾,類為騎字所苦) 其三
拂面寒生雪后芃,十金貂價豈容辭。鵔鸃只解戎冠著,狐貉空隨獵馬騎。禮重鄘人歌鼠日,功多楊子拔毛時。君恩不與炎涼變,欲和唐宮賜葛詩。
拂面寒生雪后芃,十金貂價豈容辭。鵔鸃只解戎冠著,狐貉空隨獵馬騎。禮重鄘人歌鼠日,功多楊子拔毛時。君恩不與炎涼變,欲和唐宮賜葛詩。
終古咸陽道,人同落日歸。路為秦殿土,草是漢陵衣。人物中華勝,山川大國威。和諧邦福祉,發展業光輝。天際看鴻鵠,云端出翠微。生逢堯舜世,那不壯思飛。
老淚何堪哭寢門,斯人況復是斯文。六經政爾傳家集,曲阜蒼然掩暮云。郁郁澗松看得地,昂昂野鶴又離群。賢郎無忝家聲舊,能以文章繼世芬。
虞典修燔蘅桂芳,金铏玉斝映龍光。小臣幸際天顏近,穆穆精誠格歲康。
清姿瘦,而今真似龍華柳。龍華柳,行人未覺,九秋時候。年年粉墨靴袍舊,無情總是臺前后。臺前后,當時榮辱,而今何有。
大江南去水茫茫,到日秋風為解裝。棲鳥漸閒人漸少,不知何處是家鄉。
盤龍塘下潭如井,百尺甘泉冰雪冷。瓊英一勺露生香,能黑華顛駐光景。九月十月天雨霜,七十二種分秋芳。粼粼曉碧卓倒景,白者白玉黃金黃。咀鞠之英飲潭綠,不數南陽舊甘谷。童子開門濯帽紗,報道新醅夜來熟。
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書來云夢澤,問我五湖波。浩渺同明月,差池隔絳河。辟畦分雨竹,結屋帶煙蘿。東下江風便,揚帆試一過。
多年結屋山中臥,底事移家更入城。大隱無心仍避俗,幽居何地可逃名。朝端佐理誰耆舊,海內論心此弟兄。迢遞訪君還不遇,閩山楚水重為情。
主辱兮忘家,國安兮親寧。奈何有軀兮而焉自形,寧隕絕兮無生。望蒼穹兮痛徹,君精誠兮為列星。
人生具兩眼,自可觀奇書。奇書苦易盡,兩眼光有馀。天上何早計,盜我明月珠。因書漸廢眼,因眼書益疏。眼廢心自明,書廢賢亦愚。但當減思慮,朝夕痛掃除。倦來枕書臥,莫為看花驅。
灌木蔭滄洲,閒云疊層巘。茅茨在咫尺,徑路渾莫辨。王家玉印章,翰墨屹冠冕。悵望海岳庵,禾黍西風轉。
千里萬里游子去,一行兩行歸雁來。休倚高樓起惆悵,滿城桃李為春開。
雙開老眼望神州,誰倚東南涕淚流。一角湖山容我坐,幾人杖履與公游。霸才須待風雷降,生氣固非文字謀。不是烹鮮醫國手,先生合拜萬梅侯。
個里包坤更括乾,精神微動便紛然。桃紅柳綠春無跡,魚躍鳶飛妙不傳。菱浪豈緣風袞袞,荷珠不為露涓涓。分明是了何言否,此事難容鄭氏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