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巢三首 其一
居閑我所愿,謀拙人所慮。
平淡固可嘉,饑來欲誰訴。
八十日彭澤,四十年鄭圃。
前賢去就意,三復成喜懼。
居閑我所愿,謀拙人所慮。
平淡固可嘉,饑來欲誰訴。
八十日彭澤,四十年鄭圃。
前賢去就意,三復成喜懼。
閑居是我所期望的,但拙于營謀卻是別人所顧慮的。平淡的生活固然值得贊許,可饑餓到來時又能向誰傾訴呢?陶淵明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澤縣令,列御寇在鄭圃隱居四十年。前代賢人的去留之意,我反復思索既感到欣喜又心懷憂懼。
謀拙:指不善于營謀生計。
八十日彭澤: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僅八十多天就棄官歸隱。
四十年鄭圃:鄭圃是列御寇隱居之地,傳說他在此隱居四十年。
三復:反復誦讀、思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種渴望閑居但又面臨生活困境的狀態,可能受到當時社會風氣或個人經歷的影響,對前賢的選擇產生思考。
這首詩主旨圍繞著閑居的愿望與現實困境展開,通過用典表達對前賢的追慕和自身的困惑。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在人生選擇上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人對隱逸生活和人生價值的探索。
魏國中條此盡頭,登臨暇日興悠悠。兩崖勢轉黃流靜,萬壑聲寒碧樹秋。官舍飛甍臨遠谷,琳宮細路繞層丘。風光滿目皆吾土,逸氣飄然總勝游。
縹緲云中若有聲,恍疑王子學吹笙。孤亭寂寞浮舄畔,千載猶傳伊洛名。
不欣榮利樂林泉,嘉遁龍岡七十年。夜月一壺花下酒,春風百畝隴頭田。承家報國雙雛俊,繼絕歸宗二姓全。豈謂清宵遼鶴語,楚猿愁殺白楊煙。
曉折寒蔬野圃間,荒林深處有芳蘭。世無賢士紉為佩,猶有幽人日取餐。
山行逾數里,一嶺界天高。疊嶂全封蘚,叢林半是蒿。云歸迷鳥道,風起沸松濤。向晚回孤棹,行廚進濁醪。
令威稟仙骨,化鶴去遼東。傳聞有遺井,乃在青山中。山深草木盛,苔徑誰能窮。爰有釋氏子,于此構蓮宮。殿閣頗雄杰,林杪見青紅。高厓石色古,小洞云氣通。神龍室其地,上下雨兼風。歲時郡長吏,祈禱頻年豐。我昔過東麓,落日明丹楓。所恨足力弱,徒然望巃嵷。何時躡其巔,歷覽無匆匆。回頭發浩嘆,深愧南飛鴻。
圣人出,昌運開。圣人出,元氣回。三展正,萬福來。屏奸宄,登賢才。物熙熙,躋春臺。皇風被,遍九垓。雖有猛士馬施哉。
世人膠外紛,得失互相戰。富貴眾所欲,孰肯居貧賤。龐公沮溺徒,卓卓有高見。深耕隱鹿門,素無功名愿。安危本殊途,妻子匪不戀。刺史弗深知,致詞徒繾綣。
凄涼舊夢已如塵,兩度滄桑剩一身。落日河山都是淚,罡風花木不成春。歸來眠食無佳趣,到底聰明讓美人。只有娉婷遺影在,鏡臺和淚喚真真。
江行二月正清新,無主桃花不戀春。老去情懷甚年少,少年未解惜芳晨。薄晚東風一岸巾,波光挾日戰龍鱗。尋思來往成何事,只向人間得此人。一層山只一溪斜,偃臥東風戀日華。莫把江行生旅思,他年憶此勝還家。香韉繡軛急朝昏,李陌桃蹊不盡樽。滿席落花人睡起,始知春興屬柴門。閑來此意本翛然,一點清愁出意邊。亦似東君無定準,乍晴乍雨惱花天。塞空春意總分明,桃李無言卻混成。剛被幽禽知此意,風前拈出兩三聲。二月湖山把酒中,呼猿洞口水涵空。醉來剝盡新花蕊,百疊生紅未見風。白晝春光綠染衣,東風千里掛帆歸。竹籬紅白花相映,只聽雞聲在翠微。西湖楊柳欲棲烏,遙想溪山似畫圖。二月到家寒食近,末梢春境憶西湖。繞屋桃花可得追,迎門猶有海棠枝。牡丹未放酴醾小,并入青梅煮酒時。
相逢暑雨對閑扉,送別長亭葉又飛。易水寒風飄客淚,薊門秋色上征衣。臨川詞賦誰堪繼,賈誼才名世所希。莫道苦吟支瘦骨,知君戰勝自能肥。
到處江山是舊游,太虛無礙片云浮。釣臺夙臥江間月,春水誰同天上舟。萬丈絲綸橫渤澥,兩涯花柳匝汀洲。欲求真樂知何地,直向空中立木求。
百囀黃鸝喚得春,新裁細葉綠初勻。小枝偏愛向人伸。雨夜支燈長伴影,風鈴入夢每牽魂。不辭風雨護靈根。
當年玉殿校群材,名占樞垣北斗魁。曾入翰林批鳳尾,每瞻云氣想蓬萊。前驅候吏千軍肅,遙望天門九扇開。咫尺龍顏應入奏,紫霄東畔曉班催。
古者述不作,胡為辛苦吟。呼天誰可諒,閉戶雨將深。白日假一寐,馀春愁獨尋。朋儕各多事,非我有遐心。終朝無所事,我與我周旋。一室亦聊掃,百憂何可蠲。聞雷憎啟戶,臨檻倦看天。素處一以默,書聲毋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