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東山二首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云。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云。
我很久沒有回東山了,庭院中的薔薇不知經歷了幾度花開。天上白云自然地聚了又散,明月如今又照在哪一家呢。我如今帶著如同謝安所攜的歌妓,長嘯一聲,遠離了塵世人群。我想告訴東山的舊友,為我打開柴門,掃凈迎接我的白云。
東山:東晉謝安曾隱居會稽東山,這里泛指隱居之地。
薔薇:花名。
謝妓:指謝安攜妓游樂之事。
東山客:指隱居東山的舊友。
此詩約作于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待詔翰林。他在長安宮廷生活不如意,想起曾在東山的隱居生活,于是寫下這兩首詩,以表達對過去自由生活的懷念和對隱居的向往。
這兩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東山隱居生活的眷戀。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白詩歌自由奔放、情感灑脫的風格。
晚來雨過云開處,涼月如鉤。羅袂清秋。定子當筵薦酒籌。三更唱罷登車去,燭淚難收。從此西樓。十二回闌四面愁。
景夕殘霞落,秋寒細雨晴。短纓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天涯芳草色,對酒惜馀春。此日滄江別,東風白發新。落花晴傍馬,野鳥冷窺人。共勉持風紀,驅馳莫厭頻。
六月栽禾未是遲,死中求活是高棋。夕陽若有回頭照,遮莫黃昏一餉時。
二月重來偶乍逢,冰姿濯濯罕相同。窺簾似點梅梢月,浴沼疑飄柳絮風。畫棟玲瓏翻素影,玉堂高敞寄云蹤。烏衣舊巷非吾宅,會向瑤臺問故宮。
西望楚天碧,茫然空暮霞。寸心隔江海,雙淚滿蒹葭。白鹿誰為客,青山爾即家。武陵溪尚在,不必種桃花。
碧梧翠竹水云鄉,中有幽人行最方。洗耳不教聞理亂,逢人秪自說耕桑。春來秉筆修茶譜,花發隨時具酒觴。天與清閒渾不識,登臨猶恨一身忙。
八年寢跡海南鄉,蠻米山蔬味漸香。丁口平添三小子,債錢累欠一籮筐。及晨揮竹牧黃犢,入夕挑燈讀老莊。久住深山人不記,相尋唯有一蚊忙。
太玄解悟孰稱賢,自性誰離半步遷。師弟憑君轉睛辨,同胞一母貌相駢。
悟幻尋真,參求幾載,自誓頓超生滅。風抄雪纂,夜讀朝吟,探究古今賢哲。道妙禪宗,萬殊一本,勘破底須分則。這堂堂無礙,真空非與,太陰圓缺。堪笑處、竹椅蒲團,松窗桂牖,返步便同高潔。塵世相違,水云為伴,高臥故園風雪。駿馬貂裘,翠袖紅螺,過目浮華閒說。速回頭是岸,簾幃光透,性天心月。
事隨過眼塵常靜,愁不關心夢更清。八十五年香火社,殘經七卷席平生。
江南堤柳拂人頭,李白題詩遍酒樓。
曠達王夫子,才高早避名。昨離建業水,今住廣陵城。有酒從人飲,無田藉筆耕。竹西燈火夜,誰識繡衣行。
天水空明接杳冥,老禪三昧解通靈。欲將東海為平地,盡捲西江入凈瓶。宿靄微分沙鳥白,晚風猶帶毒龍腥。他時月夜來相覓,笑指狼峰五朵青。
紛紛傾奪苦多謀,得勢還懷失勢憂。丞相不須嗔蔡澤,此時當問老穰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