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徐致政菊坡圖
南方有高士,仁義偃王裔。
家山辟幽坡,手取香草藝。
秋至有黃華,采采滿衣袂。
客來酒盈尊,詩出語驚世。
無心學淵明,偶與淵明契。
靜者年自長,頹齡不須制。
高懷恥獨樂,地遠人罕詣。
丹青寫佳境,有目皆可睨。
吾家鮮鮮徑,荒蕪屢經歲。
儒冠誤此身,掛之公得計。
南方有高士,仁義偃王裔。
家山辟幽坡,手取香草藝。
秋至有黃華,采采滿衣袂。
客來酒盈尊,詩出語驚世。
無心學淵明,偶與淵明契。
靜者年自長,頹齡不須制。
高懷恥獨樂,地遠人罕詣。
丹青寫佳境,有目皆可睨。
吾家鮮鮮徑,荒蕪屢經歲。
儒冠誤此身,掛之公得計。
南方有高尚之士,是仁義偃王的后裔。在家鄉開辟了幽靜的山坡,親手種植香草。秋天到了有菊花,采摘下來沾滿衣袖。客人來了美酒滿杯,詩作出口語驚世人。無心去學陶淵明,卻偶然與陶淵明心意契合。寧靜之人年歲自然長久,衰老之齡無需刻意抑制。高尚的情懷以獨樂為恥,只是地方偏遠少有人到。用丹青描繪美好境界,有眼之人都能看到。我家那清幽的小徑,已經荒蕪多年。儒生的帽子耽誤了我這一生,掛起它您真是明智之舉。
偃王裔:指徐氏為徐偃王的后裔。徐偃王以仁義著稱。
香草:這里指菊花。
黃華:即黃花,指菊花。
采采:采了又采。
衣袂:衣袖。
尊:同“樽”,酒杯。
契:契合,投合。
頹齡:衰老之年。
睨:看。
鮮鮮徑:指清幽的小徑。
儒冠:儒生戴的帽子,代指讀書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仕途不順或對現實生活有所不滿,看到徐致政的菊坡圖,圖中展現的高雅隱居生活觸動了他,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徐致政的高尚品格和高雅生活。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營造意境,對比手法增強情感表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兩度吳門值歲移,風光如約興難支。春來客里無多日,人別天涯又及期。彩勝喜看紅錦燦,椒盤空系白云思。梅花有意憐孤寂,旋放清香入酒卮。
少游詩為詞名掩,一管難將全豹窺。霽瓦輕雷無復道,隨人惟說女兒詩。
禧柬紛頒麗句裁,春光滿目老懷開。水仙婀娜擎金盞,彩紙繽紛散綠苔。隨俗迎年聊爾耳,嘔心覓句為何哉。小樓獨賞靜中趣,窗外朝陽送暖來。
亂崖怒如馬,奔赴寺圓明。夜投南閣宿,星斗落戶鳴。拂面瑤草馥,濯手銀漢清。敝軒望空際,月華五臺生。一唾響珠玉,麻姑攜飛瓊。彈罷松下瑟,隔溪呼我名。惆悵鹍啼曉,乃是夢中情。
人瞻甫里歊埃外,詩著蘇州伯仲間。爽氣憑銷殘暑盡,鉤窗不用對西山。
建章宮殿土花鮮,仙掌亭亭曉露前。沆瀣未晞松月墮,桐人已迫茂陵阡。
西齋休憩地,永日臥書帷。燕舞隨風絮,鶯啼集露枝。病因閒自療,春與醉相宜。卻悔牽行役,年來忽去茲。
人在坤維久覆醯,故教使節出天西。后來武庫成清職,平日家風歸品題。欲見流錢憑馬策,稍聞刮膜待金篦。鸰原曾冠仙鰲頂,應覺人間太華低。文章摛錦已堆胸,直指威聲俯仰中。蜀部星高千幛靜,平輿龍起一淵空。閱人妙學函明鏡,飛鏑清心本素風。垂手污涂收醬瓿,為憐識字老揚雄。
荷蓧行歌與世違,鶴歸城郭是耶非。種桃道士玄都觀,汎月仙人采石磯。大野龍蛇方起陸,青冥鴻鵠自高飛。軒前一架薔薇樹,猶放疏花向落暉。
上日南湖春草馀,飛椷報我茂陵居。秪益停云承笑語,還聞抱樸入空虛。苦遭瘧鬼時相泥,愁見鷗群晚自如。世短途難身獨遠,京華新訂絕交書。
九重頒歷紀王正,宇宙今朝又一春。五夜仁風回草木,千年佳會慶君臣。海天浩浩皇圖廣,鐘阜巍巍圣德尊。生遇太平無以報,惟知一飯不忘恩。
半壁祥云捧秘宮,紫函金簡奉當中。沿崖雜樹青無際,出峽澄江意不窮。名勝難逢靈跡隱,陽春頻倡敵臺空。郡齋卻喜多清暇,五馬參陪得暫同。
峭立華胥里,昂昂上挺天。寧偕山鬼語,不被野風牽。榮落觀桃李,滄桑歷歲年。寒濤呼嘯夜,相約學參禪。
宰官招我下重關,楖栗橫肩自去還。愛聽三車遲近院,曾先五馬入深山。風流況有宗雷并,云外偏宜皎貫閒。愿見久忘朱戶貴,麻衣高座鬢毛斑。
自緣休沐久,安作里中人。強起從時意,遲留惜此身。舟凌荷芰發,門掩薜蘿新。無那尊前客,晨星個個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