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泉
君不見水經品第天下水,康王谷中泉第一。但知取水不取人,品第未容無得失。
又不見武昌山中清泠淵,名因人重逢蘇仙。至今人呼作菩薩,淪入異教非吾泉。
刺桐城中泮宮里,大成殿下新泉水。不須更以品第論,混混源流自夫子。
諸生游泳芹藻間,日飲一瓢心慕顏。聰明不數遠公社,清白大勝臥龍山。
圣毓尼丘家闕里,泉脈胡為今在是。周流天下皆美泉,浚井得之泉更美。
我來酌泉仍叩頭,遐想洙泗三千游。世間何處有此水,此州無愧名泉州。
君不見水經品第天下水,康王谷中泉第一。但知取水不取人,品第未容無得失。
又不見武昌山中清泠淵,名因人重逢蘇仙。至今人呼作菩薩,淪入異教非吾泉。
刺桐城中泮宮里,大成殿下新泉水。不須更以品第論,混混源流自夫子。
諸生游泳芹藻間,日飲一瓢心慕顏。聰明不數遠公社,清白大勝臥龍山。
圣毓尼丘家闕里,泉脈胡為今在是。周流天下皆美泉,浚井得之泉更美。
我來酌泉仍叩頭,遐想洙泗三千游。世間何處有此水,此州無愧名泉州。
你沒看到《水經》品評天下的泉水,把康王谷中的泉水列為第一。它只知選取泉水而不關注人,這樣的品評不能說沒有得失。又沒看到武昌山中的清泠淵,因為蘇仙的緣故而再次聞名。如今人們稱它為菩薩泉,它淪入異教,已不是我認可的泉水。刺桐城中的學宮里,大成殿下涌出了新的泉水。不必再用品評的標準來衡量,這源源不斷的泉水源頭來自夫子。學生們在水草間游玩學習,每天喝一瓢泉水,內心仰慕顏回。他們的聰明才智不亞于遠公社的人,品德清白遠超臥龍山的人。圣人誕生在尼丘山,家在闕里,這泉脈為何如今在這里。泉水流遍天下都是美泉,挖掘水井得到的泉水更美。我來舀泉水還叩了頭,遙想當年在洙泗跟隨孔子學習的三千弟子。世間哪里還有這樣的泉水,這座州郡無愧名為泉州。
《水經》:古代地理名著。
康王谷:在江西廬山。
清泠淵:在武昌山中。
蘇仙:指蘇耽,傳說中的仙人。
刺桐城:泉州的別稱。
泮宮:古代的學宮。
大成殿:學宮中供奉孔子的殿堂。
混混:水流不斷的樣子。
芹藻:指水草,常用來比喻有才學的人。
遠公社:東晉高僧慧遠在廬山創立的白蓮社。
臥龍山:在浙江紹興。
毓:孕育。
尼丘:山名,在山東曲阜,相傳為孔子誕生地。
闕里:在山東曲阜,孔子曾在此講學。
洙泗:山東的兩條河流,孔子曾在此講學。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泉州學宮看到新涌出的泉水,聯想到孔子及其學說,有感而發。泉州作為文化昌盛之地,學宮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新泉的出現或許讓作者覺得是一種祥瑞,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泉州學宮的泉水,借泉表達對孔子的尊崇和對當地文化教育的肯定。其特點是將泉水與圣人、學問聯系起來,富有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當地的文化風貌和人們的思想觀念。
濃墨華腴孕剛健,諸城風格古來無。世間不少摹公字,襲貌應防哂墨豬。詼諧風趣板橋翁,四體混成一體中。豪放莫嫌含蓄少,淋漓正可洗煩胸。超凡奇古一冬心,此老才高爍古今。試問解人能有幾,震名賈豎不論金。夢樓字秀似其詩,名共諸城震一時。滄海制黥非所任,何妨翡翠媚明漪。山舟閑淡絕無奇,蘊味珍珍識者知。詩到工時人少愛,吾評書畫亦如斯。懷寧一老偏工篆,一變斯冰意態殊。神品一人評價定,倦翁所見與予符。八分誰可繼汀州,氣象雄宏筆整修。請看何曾矜作態,自然高古邁時流。曼生似是矜才氣,縱筆離奇博俗誇。篆刻卻教人下拜,大方落落自成家。倦翁論字法多多,可奈東坡意造何。名將遣兵隨運用,未關兵法背無訛。讓之天分過于師,篆法功深重一時。筆力沈雄雖遜鄧,豐妍婉約格非卑。秀麗風華四體宜,悲庵于此見天資。料應怕近江湖氣,故以妍柔寫魏碑。魄力沈雄翁相國,楷書最得魯公神。更參北魏人風致,健似蒼鷹盤白云。道州功力體多兼,習氣難除熟近甜。生拙倒欽張叔未,融將金石到毫尖。懷寧繼起更何人,缶老奇才早軼塵。石鼓功深加茂密,從茲篆法一更新。南海尊碑宗石門,榜書奇逸自堪存。此公才大氣橫溢,肯向歐虞背后跟。寐叟于書苦煉研,味含草隸邁前賢。逆鋒力矯平庸習,生硬仍嫌欠自然。近代詩人鄭海藏,字標一格集蘇黃。太阿剎截勢莫比,昂首若無人在傍。工篆何多一代中,欲求古淡卻難逢。彝鼎叢中來叔蘊,萬方儀態極雍容。
誰家女兒金縷衣,銀瓶廟里插香歸。素羅團扇纖纖手,笑指鴛鴦作對飛。
空山有佳人,寒林弄孤芳。晚分天女白,夜奪嫦娥光。亭亭照清淺,欲渡橫無梁。微風起復滅,為我傳幽香。
象教彌將墜,何僧禮獨虔。法輪無住腳,因果再生緣。萬劫身非有,千燈佛自傳。慚予素餐客,負爾太平年。
刈蘭無馀芳,燬璧一成塵。漢法密如網,清波無修鱗。陳人有媯裔,秀出吳江濱。曰惟洪武初,奉檄始來閩。感彼古哲人,結交亦有因。芝蘭既同臭,膠漆情愈親。時從登高丘,懷古共酸辛。棲棲天地間,不得一日春。浩氣久郁結,吐為五色云。遂使鬼神妒,坐此終殞身。才高名不揚,道存志不伸。生為眾士憐,死為萬鬼鄰。汝母既已老,汝妻乃初嬪。汝魂歸無家,汝子歸貰墳。兄弟既徂遠,朋友久且貧。九原深無窮,彼蒼高不聞。銜哀欲有訴,吞聲難具陳。千齡萬祀后,有懷在斯文。
金風相慰送冰輪,來照凡間此俗身。任是深山多綠意,也應無計避紅塵。半生氣短空馀骨,六載宵長苦待春。聞道因才封作九,燈前一笑讀書人。
幾載音書意渺茫,翩翩今喜到山房。相看水乳多生舊,若問因緣后話長。萬里江山非遠近,一靈明昧豈荒唐。君家兄弟多高誼,三徑隨時到不妨。
東郊擊鼓送春回,闕下趨朝玉漏催。歲歲黃柑傳臘酒,千官先進萬年杯。
節里難為客,家中數有書。慈親問歸否,意緒各何如。強酒那能盡,添愁不更除。舊來貧未仕,父子豈相疏。濟世吾無策,迎親仕屢驚。乾坤裂未補,簪笏達何榮。三徑猶須祿,群飛不復情。山林早回首,詩酒且平生。
去日既已矣,來日復如何。百年寓天宇,曾無瞬息過。少壯不為樂,老大空情多。東風入都國,萬物感陽和。葡萄熟千斛,日縱金叵羅。結交貴公子,劍佩聲相磨。高歌引雄辨,取醉無其它。寧為小兒女,白首嘆蹉跎。
臨高臺,下有萬丈之洪波,群山沓蹙茀郁乎其隈。疾風起兮南北陂,池沸渭而成雷。時卻顧以自失,心憯懔其傷懷。北望深林,叢生崔嵬??聴l糾而旋互榮,采駮犖乎巖崖。眾鳥哀鳴聒日夜,猛獸垂啄旋踵而徘徊。嗟君無萬斛之淚,胡來乎此地,一來此地何由回。
驛舍千年幾閱人,恰同流水度行津。誰家不作蘧廬夢,若個能消馬足塵。地注貪泉饒異味,天開瘴海有晴春??談诿份鄰南日?,得似犀珠索寄頻。
長相思。怨成悲。蝶縈草。樹連絲。庭花飄散飛入帷。帷中看只影。對鏡斂雙眉。兩見同見月。兩別共春時。
兆啟封邦日,圖開繼統春。漢南王化遠,天下母儀新。侍寢隨宮眷,留行聚國人。嗣皇敦孝理,瞻望黼衣頻。
西望首陽山,郁哉何崔嵬?;耐緳M今古,遺芝亦已微。白云起高崗,丹木馀清暉。飄飄風吹衣,塵冠多是非。谷口富松蘿,滄浪足釣磯。千秋一灑淚,吾與爾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