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
蒼崖渺難涉,白日忽欲晚。
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
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
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
峰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
丹丘遙相呼,顧我忽而哂。
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
留歡達永夜,清曉方言還。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
蒼崖渺難涉,白日忽欲晚。
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
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
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
峰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
丹丘遙相呼,顧我忽而哂。
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
留歡達永夜,清曉方言還。
本沒預定去尋幽探勝,乘興前行不知不覺已遠。蒼色山崖渺茫難以跋涉,白晝匆匆竟要到夜晚。還沒走遍三四座山巒,已經歷經千萬道回轉。寂靜中聽到猿聲哀愁,前行時看見云霧收卷。高大松樹枝頭迎來好月,空曠山谷正適合清秋時節。溪谷幽深還有古雪留存,石頭斷裂處寒泉在流。峰巒秀麗聳立于中天,登高遠眺美景無窮盡。丹丘在遠處相呼喚,回頭看我忽然微笑。于是來到這幽深山谷間,才知道寧靜之人的悠閑。盡情歡娛直到長夜過去,到清晨才說要回還。
前期:預定的日期。
渺:渺茫,難以到達。
哂:微笑。
造:到。
靜者:指元丹丘。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李白一生好游,喜歡尋訪名山勝跡、結交隱士高人。元丹丘是李白的好友,也是一位隱士。這首詩可能是李白在尋訪元丹丘于石門山中的居所時所作,展現了他在游歷過程中的所見所感。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尋友途中及與友人相聚的情景。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清幽,體現了李白詩歌自然清新的風格。在文學史上,它展現了李白對自然和友情的重視,豐富了其詩歌的題材和內涵。
岱輿員嶠渾難信,祇道殷馀即是仙。大笑古無探險術,山川冷落二千年。驅車五堵匆匆過,遺跡尚留鐵線橋。海外已開思想界,可憐鞭石帝王驕。起從何處止何日,我欲問汐汐不知。到此忽聞呼汐止,令人愁到海枯時。愚公失笑天為驚,世路何曾是不平。無復巉巖誇設險,一車鑿空任飛行。
小山山人荷為衣,松梅為屋竹為籬。檐花細雨青燈句,獨憶鄭老同襟期。
水簾谷口瀑泉飛,金鼎峰前玉骨奇。入院未登居士榻,升堂先謁贊皇祠。庵開明月長圓滿,路插重云半崄巇。杖屨偶來聊宴坐,徘徊不厭出山遲。
心事傷春暮,鄉愁擁絮眠。月明千里夢,梵唱五更天。脫劍酬知己,拈花誤少年。明朝當別去,檢點酒家錢。
江南八月蒲稗黃,天邊雁叫煙蒼蒼。歷落沙頭并水際,三三五五分成行。當時見雁心凄惻,本為思家嘆離隔。如今系艇武昌城,始知身是江南客。木葉蕭蕭下漢川,參差鴻雁忽聯翩。白云洲上疏還密,黃鵠磯頭斷復連。沔口云深迷楚樹,分行作隊紛無數。聞道瀟湘菰米多,天寒更向瀟湘去。
張樂會嘉友,四座列嬌婉。盈盈揮玉箏,裊裊吹青管。微微溢清唱,飛飛激素霰。此曲何所來,毋乃綿駒撰。曲終不可得,聽者宜見雋。
沈郎都市初相識,不待文章發英直。虎豹斑斑風矩存,有才獨俊無渝則。乃翁知國出威名,旌旗不動羌胡驚。異時霜鬢四海見,獨瘞幽恨誰能明。生時未接春風坐,神儀想象君其頗。江南百姓最知恩,今見行驄淚猶墮。直須清節表時流,莫令人世說蘭蕕。君不見龍圖文武心鐵石,萬口爭傳范慶州。
影瘦團霜,聲寒戰野,暮色先歸高樹。橘柚煙晴,掩映近山官路。正遼空、一雁來時,帶幾點、亂鴉棲處。念蒼茫、棹艤深村,故人家在隔江住。天涯詩境漸老,還對蕭騷短發,孤吟秋句。破寺逢僧,笑指病顏如許。怕深宮、嘶斷涼蟬,又添了、夕陽無數。剩閑庭、簾卷西風,倚闌愁夜雨。
吾家有姑端且莊,廿載依依事高堂。長成遠嫁溫陵客,天遣梁鴻配孟光。夫婿本多才,勵志帷常下。伴讀操女紅,一燈共深夜。第思戰捷可救窮,摶風苦盼鯤鵬化。詎知郎命生不辰,文章憎達遭邅迍。再戰再北筋力盡,嘔心有血長吟呻。凄風慘烈鵂鹠叫,才人竟赴修文召。孤雛寡鵠悲??,入門惟有青蠅吊。撫棺慟哭思捐生,決欲相隨到玉京。諸親勸姑慎勿死,謂姑關系誠非輕。爾身無姑舅,爾夫無弟兄。兩孤、三尺土,死后誰經營。吾姑始悟肩荷重,日勤操作夜飲泣,節操凜懔冰霜清。儇薄少年悅姑美,餌以黃金置諸幾。姑不之顧中赩然,手浣衣裳心似水。深霄感帨驚吠尨,強暴居然敢窺伺。烈哉矩姑,握刀而起。先斷己發,后斷傖趾。狂夫跪呼救,號聲動鄰里。眾人代乞命,舍之不足齒。姑曰惟恐污我刀,不然一殺直屠豕。攜兒哭訴我祖前,祖重其節籌保全。謂爾無所居,我有居三椽。謂爾無所食,我有數畝田。寒則遺以衣,貧則遺以錢。困乏不必慮,撫孤心可專。我母亦少寡,同病乃相憐。我初出母腹,愛我意拳拳。日哺我食、夜鳴我眠,我身成立,姑首皓然。無以報姑德,寸心常歉然。豈期姑子懦而弱,娶婦任其肆奇虐。因之憤病入膏肓,延齡竟少神仙藥。吁嗟乎,我聞節烈格穹蒼,作善之理宜降祥。姑乃命乖蹇,其后復不昌。修德弗獲報,天道殊茫茫。我欲請旌表,為姑建高坊。大書特書「節烈」字,垂諸不朽長煌煌。
嚴風動林外,微雪灑溪濱。值此清夜水,幸與群賢親。焚香留釋子,開尊洽故人。饑鳥度殘臘,凍梅含早春。破扉寒更掩,鐙光淡如銀。幽寂同所歸,忽忽忘世塵。
菱葉青青水荇齊,繞籬黃蝶菜苗肥。夕陽誰送山人醉,坐看兒童跨犢歸。秋風裊裊熟黃粱,池上鵝肥酒更香。醉里不妨學楚語,《竹枝》歌好和漁郎。
昨夜紗窗風急,畫屏幾曲,乍繞牙床。侍女薰籠,徹曉斜倚天香。海棠畔、吟殘蟋蟀,蓮葉下、睡足鴛鴦。步池塘。滿園積翠,一榻新涼。堪傷。關山千疊,素娥奔月,青女催霜。雁帛魚書,坐孤幃、盼盡斜陽。感恩私、吹笙北里,勞夢寐、弄笛西羌。九回腸。轆轤高轉,井冷梧黃。
誰言似病元非病,一日之間行四時。不用文殊來問疾,個中實怕有人知。老身危似草頭露,疾勢來如江上潮。寒熱自無安著處,不然何以脫今朝。
滿眼春光萬物華,小橋楊柳近人家。誰將上下樓臺月,化作金蓮一夜花。
西風淮右過,客子意如何。夕照長堤曲,秋生平楚多。衰柳連古驛,落葉下滄波。掛席飄然去,誰知鼓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