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向兄荊父帥維揚二首 其一
寵數頻煩色愈溫,耐官丞相克家孫。
川原迤邐提封闊,旌纛森嚴上將尊。
心識古人風節(jié)似,望知前輩典刑存。
春風草綠長淮凈,眼看頻流雨露恩。
寵數頻煩色愈溫,耐官丞相克家孫。
川原迤邐提封闊,旌纛森嚴上將尊。
心識古人風節(jié)似,望知前輩典刑存。
春風草綠長淮凈,眼看頻流雨露恩。
多次受到恩寵,神色愈發(fā)溫和,你是能勝任官職的丞相后代。山川原野連綿,轄區(qū)廣闊,軍旗威嚴,彰顯上將尊貴。心中能識古人,風節(jié)與之相似,聲望可知前輩典范猶存。春風吹綠了草,淮河潔凈,眼看著你不斷施恩于百姓。
寵數頻煩:多次受到恩寵。
耐官:能勝任官職。
克家孫:能繼承家業(yè)的子孫。
迤邐:連綿不斷。
提封:指轄區(qū)。
旌纛:軍旗。
風節(jié):風骨氣節(jié)。
典刑:典范。
頻流:不斷流布。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送向兄荊父前往維揚任職。當時維揚可能是重要的軍事或政治要地,詩人送友人赴任,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期許與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向兄赴任維揚,突出向兄的身份、能力和風節(jié)。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情感積極正面。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
野人三四家,桑麻足生意。試與叩柴荊,言辭應有味。
看明月,拜罷起徘徊。花影紛篩人影悄,蟲聲斷續(xù)漏聲催。珠露滴蒼苔。
東海邊頭萬仞山,長城猶在白云間。烽煙不報中和殿,鎖鑰空傳第一關。大漠雪飛埋戰(zhàn)骨,南天雨過洗刀環(huán)。漢家豐沛今遼左,鐵馬金戈歲歲閒。
華陽夢破生紅塵,山中宰相作外臣。芒鞋尋山芝草竟,茯苓屢辱官家命。官家手敕來巖陬,先生不愿金籠頭。同時亦有何處士,將須不得臣老子。
乞身才出五云間,笑脫朝簪一騎還。在昔清風滿臺閣,如今歸興繞溪山。家園霜果行當熟,巖寺煙蘿幾度攀。啼鳥隔窗催睡起,柴門無事不須關。
昔逢惠山人,曾說惠山好。季子千里來,同飲惠山水。竹里自燒鐺,清煙淡林月。一飲洗煩囂,再飲沁毛發(fā)。瀉以青玉椀,泠泠色凝碧。憶得在山時,一泓抱白石。可憐白發(fā)人,朝朝望游子。今日忽歸來,飲水亦歡喜。
照我雙眸炯炯光,無端落拓少年場。難紓憂憤嵇中散,獨念平生盛孝章。貧后夢魂真似水,愁來煙月不能狂。思牽隔歲逢君日,一樹梅花放晚香。
澹然相對蘊皆空,坐久微黁偶一逢。玉骨冰肌塵不到,亭亭恰稱月明中。
一夜雨淋漓,花開幾枝亞。嫣然色更嬌,未逐東風謝。
亂水浮花正掩門,花神零落未招魂。春心不與春光盡,細向羅衫覓酒痕。淚灑梨云作雨痕,半生春事不堪論。游絲怪底無拘束,逢著花枝便斷魂。津亭拂水最長條,折贈夫君挽細腰。如今花落無人管,閑逐東風過六橋。
丘中酥醪香,疊曲松花旁。隱矣桐柏水,剪圭封醉鄉(xiāng)。
極塞將何奉燕娛,牡丹池館一株無。誰人會我栽培意,欲見吳宮小陣圖。從來良守重農桑,何事栽花玷此堂。已愛昔賢形藻繪,更移嘉卉伴馨香。東君于此最多情,先與黃金撚畫成。何似亞夫堅壁地,因人千古得嘉名。疊疊云根漬古苔,煙巒隨指在庭階。主人未有銘功處,日視崔嵬激壯懷。堂下開畦植藥苗,更將靈種悉名標。吾心盡欲醫(yī)民病,長得憂民病不銷。遙派分流過近階,潺潺終日瀉瓊瑰。誰知到此幽閑地,多少馀波潤物來。小檜新移近曲欄,養(yǎng)成隆棟亦非難。當軒不是憐蒼翠,只要人知耐歲寒。邊俗稀曾識此科,南方地暖北寒多。孤芳莫念違天性,無奈深恩愛育何。
寒山掃松徑,拾得拂蒼苔。憑仗東君些子力,一時吹入我門來。
成連去我久,清興窈如昨。來逢海月明,遂踐攜琴約。淙淙水鳴弦,心手兩無著。馀音入風林,坐使衣裳薄。夜分江婓悲,古調久不作。行將遍名山,遠夢接衡霍。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遠。不作過湖橋,兩處那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