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陶詩作
吾觀淵明詩,了不在言賦。
有如太和氣,周行不停駐。
時與春為風,融夷物華布。
而未見用力,萬物向榮處。
時與秋為月,浩然無點注。
江山滋清絕,宇宙靡纖污。
乃知淵明詩,本不在詩故。
邂逅吐所有,氣象隨所寓。
乞食不為拙,華軒不為慕。
歸來不為高,折腰不為沮。
羲皇平步超,無懷貞雅素。
簡澹豈能盡,學者漫馳步。
獨有無弦琴,明明一斑露。
吾觀淵明詩,了不在言賦。
有如太和氣,周行不停駐。
時與春為風,融夷物華布。
而未見用力,萬物向榮處。
時與秋為月,浩然無點注。
江山滋清絕,宇宙靡纖污。
乃知淵明詩,本不在詩故。
邂逅吐所有,氣象隨所寓。
乞食不為拙,華軒不為慕。
歸來不為高,折腰不為沮。
羲皇平步超,無懷貞雅素。
簡澹豈能盡,學者漫馳步。
獨有無弦琴,明明一斑露。
我讀陶淵明的詩,關鍵不在言辭辭藻。就像那太和之氣,循環(huán)流轉(zhuǎn)不停留。有時化作春風,使萬物融洽美好、繁華鋪展。卻不見它用力,萬物已走向繁榮。有時化作秋月,浩渺純凈無瑕疵。江山更加清絕,宇宙沒有絲毫污濁。由此可知陶淵明的詩,本質(zhì)不在于詩的形式。偶然間吐露心聲,氣象隨著情境而展現(xiàn)。乞食不覺得是笨拙,不羨慕華麗的軒車。歸隱不認為是高尚,不為折腰而沮喪。輕松超越羲皇時代,保持無懷氏的貞潔雅素。簡樸淡泊怎能道盡他的詩,學詩的人空自奔走。唯有那無弦琴,分明透露了一點端倪。
了不:全然不。言賦:言辭辭藻。
太和氣:指陰陽會和、沖和的元氣。
融夷:和樂的樣子。物華:自然景物。
點注:斑點。
靡:無。纖污:細微的污垢。
邂逅:偶然。
華軒:華麗的車子,代指富貴。
羲皇:伏羲氏。無懷:無懷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簡澹:簡樸淡泊。
無弦琴:陶淵明有一張無弦琴,常撫弄以寄意。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求華麗辭藻、形式主義的詩風,而作者讀陶淵明詩后,有感于其詩的自然、本真,遂作此詩表達對陶詩的推崇和對不良詩風的不滿。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陶淵明詩歌的獨特魅力和詩人的高尚人格。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對比來闡述觀點。在文學史上,此詩有助于后人更深入理解陶淵明詩的價值和內(nèi)涵。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