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樞直梅學士守并州
素領登朝舊,黃樞遞直新。
還持漢家節,坐福晉墟民。
旆羽凌霜曉,袍花犯雪春。
連云祖壇幄,隘道舞驂塵。
檄楯邊書息,羹羊府宴均。
唐詩存雅俗,亥字訪遺人。
緣飾資良守,都俞重老臣。
莫為朞月調,行此冠華紳。
素領登朝舊,黃樞遞直新。
還持漢家節,坐福晉墟民。
旆羽凌霜曉,袍花犯雪春。
連云祖壇幄,隘道舞驂塵。
檄楯邊書息,羹羊府宴均。
唐詩存雅俗,亥字訪遺人。
緣飾資良守,都俞重老臣。
莫為朞月調,行此冠華紳。
您曾以白發入朝為官,如今又在黃樞輪流值班。您手持朝廷符節赴任,去安撫并州百姓。旗幟在霜晨中飄揚,春雪沾濕了您袍上花紋。送行的帳篷連綿如云,道路被車馬揚起的塵土彌漫。您到任后邊防戰事平息,府中宴飲大家共享美食。您會留存唐詩雅俗之作,尋訪知曉古事的遺老。您有才能輔助地方,朝廷重視您這樣的老臣。不要只做短期治理,您的功績會讓士紳敬仰。
素領:白發,指年老。
黃樞:指門下省,在唐代門下省別稱黃樞。遞直:輪流值班。
漢家節:指朝廷的符節。
晉墟民:指并州百姓,并州古屬晉國。
旆羽:旗幟。
袍花:袍上的花紋。
祖壇幄:送行的帳篷。
驂塵:車馬揚起的塵土。
檄楯:檄文和盾牌,代指戰事。
羹羊:羊肉羹。
唐詩:泛指詩歌。
亥字:指古事、舊聞。
緣飾:文飾、輔助。
都俞:本指君臣和悅的樣子,后泛指朝廷的允可、重視。
朞月:一整月,這里指短期。
華紳:士紳。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朝廷任命梅學士去守并州,作者為其送行并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和祝福。
此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赴任并州,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對友人的贊美和期望表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創作風格。
先后成歸客,艱難有避兵。地偏窮遣信,天坼異浮生。桂樹云常合,桃花水未平。何當徇微祿,愧爾向時名。
休言魚鳥共悠悠,歸憶龍川意更稠。客舫夢魂江月冷,宦游跡蹤水煙浮。朝歌荔浦珠連榻,晚對池光鏡滿樓。眼底名駒方駮踏,當時詩句可橫秋。
銜杯何處好,風月臨江美。為問江上翁,賞心竟誰是。
南宮校里東吳客,手把滄洲畫盈尺。相逢江左求我歌,我豈深知畫無敵。但憶昔人臨畫時,彷佛盡日凝神思。峰巒隨意出萬仞,點綴到處生秋思。陰厓磅礴老樹死,怒流濆激蒼虬悲。瀟湘玄圃在眼底,石門劍閣相參差。乃知好畫不易得,令我一見三嘆之。君不聞王維愛畫入骨髓,筆勢東傾九江水。開元年間數畫師,維也差肩獨奇偉。后來宣和收畫圖,片紙落手千金沽。輞川遺制妙天趣,識者至今稱絕無。我家遠在東湖曲,朝服晴霞飲春綠。何當著我雙樹間,臥聽松風撼群玉。
長安有狹邪,乃在城西隅。幽徑開朱邸,青樓夾通衢。入門玉作砌,叩戶金為鋪。中有嬋娟子,自名傾城姝。月珠約花額,虹璧融羅膚。金張諸豪貴,車馬閑且都。百萬碧玉釧,千萬翠羽襦。黃金何足貴,難買顏歡娛。鞠跽升華堂,主人驕難扶。星眸睨左右,夜夢倚白榆。王母開口笑,蓮驍共投壺。諸子非泰筮,吉語相為諛。莞爾開顏哂,榮賞如分符。主倦欲送客,眾客容次且。云有不腆物,備賞蒼頭奴。得收為厚幸,誇耀及妻孥。賓朋相告語,指日登天涂。吁嗟世間人,狹邪誠足趨。
濁酒離亭望眼孤,明朝春色傍艖?。燕中啼鳥知無數,莫遣空林聞鷓鴣。
白石嶙峋仙掌晴,三峰天外翠云橫。迢遙徑隱孫登嘯,寂寞風傳崔顥聲。是處方能談險阻,他山豈敢認崢嶸。勞形即過幢千尺,擾攘人間事不驚。
同膺薦剡謁承明,羨子才華獨老成。衣繡柏臺多偉績,鳴琴花縣著英聲。經綸尚擬登樞要,傾逝寧知隔杳冥。旅櫬迢迢歸浙水,臨風不禁淚頻傾。
才見梅花發,飄零樹又空。蕭蕭愁對雪,片片恨因風。塞外春應少,閨中信未通。誰家吹玉笛,明月滿簾櫳。
山月出殘夜,清波寒照人。推篷惟獨坐,高詠孰為鄰。塔影看何似,江聲聞最親。村雞催曙色,煙棹又前津。
豫章之山盤盤乎巀嶪而倚天,石璧萬仞荒?噓云煙。上有獨樹風雷纏。輪囷偃亞黛色古百圍,竅穴號吸謞宎飄風傳。孤根入地幾百尺,云是蘧仙手植距今三千年。內注沆瀣華,外蕩日月光。枝翻浪涌,子墮金香。自是靈株?飛動,天雞海鵠空多夢。白日影倒彭蠡陰,黃昏聲壓香爐重。千峰遠意含太和,萬木豈敢爭嵯峨。霹靂空中下矢石,洞庭無地浩然風波。茲木結踞其如何。大廈長年急梁棟,心猜目眩今猶多。君不聞上古有大椿,萬六千歲為秋春。精英幻化那可測,至今世有青牛君。茲木無乃是,不然何以有此垂天之蒼云。山樊古柏相蔥菁,早晚移根天帝庭。修條思在雪霜外,肯與眾木分光榮。柤梨楸桑亦蓊郁,掊擊拆泄豈辭辱。商丘之樗,曲轅之櫟。非不巨且齒,拳曲軸解徒為爾。吁嗟乎豫章獨樹何神哉,安得長梯倚天畔,上采附枝下柱明堂摧。
朵云朝起北山陰,暮入西崗散莫尋。誰謂植根元不動,自從歸后出無心。
西來文物眼中稀,歲晚相逢款竹扉。萬里祇操鄉國語,百年惟著野人衣。翠蛾江上愁空老,白鶴遼東信未歸。見說關山塵霧暗,不知城郭是耶非。
海山深處住多年,容貌雖衰齒尚堅。長使玉泉歸絳闕,每留真火暖丹田。感君特地貽乾栗,知我猶能咬石蓮。土物欲尋香翠報,近來行市正增錢。
召公分陜是東鄰,天遠堂中好主人。更喜新來黃太史,剩拚佳句了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