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秀才
風鶂摧高羽,云鹍慘別弦。
倦隨東郭履,歸養豫樟年。
客信憑梅隴,鄉歈伴月舷。
君謀適不用,虛贈繞朝鞭。
風鶂摧高羽,云鹍慘別弦。
倦隨東郭履,歸養豫樟年。
客信憑梅隴,鄉歈伴月舷。
君謀適不用,虛贈繞朝鞭。
風中之鶂鳥折斷了高飛的羽毛,云里的鹍鵬在離別的琴弦聲中顯得凄慘。你厭倦了像東郭順子那樣穿著破鞋奔波,回去修養自身以待時機。客居的音信可憑借著梅隴傳遞,故鄉的歌謠伴著月光在船舷邊響起。你的謀略恰好不被采用,就像繞朝贈鞭卻無用武之地。
風鶂(yì):風中之鶂鳥,鶂是一種水鳥。摧高羽:折斷高飛的羽毛,比喻受挫。
云鹍(kūn):云里的鹍鵬,鹍鵬是傳說中的大鳥。慘別弦:在離別的琴弦聲中顯得凄慘。
東郭履:指東郭順子,《莊子》中人物,這里指穿著破鞋奔波。
豫樟:兩種大樹,比喻有才能的人,歸養豫樟年意思是回去修養自身。
客信:客居的音信。梅隴:種梅的田埂,古代有折梅寄遠的習俗。
鄉歈(yú):故鄉的歌謠。月舷:月光下的船舷。
繞朝鞭:據《左傳》記載,晉國大夫士會奔秦,繞朝贈之以馬鞭并告誡他秦國有人識破他的計謀。這里指謀略不被采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人才難以施展抱負,友人徐秀才仕途不順,詩人在其返鄉時作詩相贈,表達同情與惜別。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仕途受挫的友人,突出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典故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一定反映。
溪云障微陰,竹風消午暑。行窮紫翠間,金榜開梵宇。殘僧四五輩,衣破貌淳古。碧筒?寒泉,屋角掛飛雨。高堂儼遺像,丹青爛圭且。當時立廊廟,兄弟皆接武。誰知百世士,今作一丘土。石麟臥斜陽,斷碣枕庭廡。悟此笑世人,微榮何足數。
南徐一片石,千古柱中流。繞樹開僧舍,緣空結梵樓。疏燈明水底,落月掛潮頭。向晚禪鐘起,風吹到客舟。
賴召陳玄典籍傳,肯教邊腹擅便便。竟誇削木真馀事,卻笑磨人得永年。三友不居毛穎后,五車仍在褚生前。祇愁公子從醫說,火煅生分不直錢。
征驂別棹每登臺,去國離家濁酒杯。僧有碧紗能話舊,壁懸湘榻許歸來。香爐煙逐孤帆出,海燕泥銜返照回。隔岸勞勞塵是夢,中原鼙鼓夜深催。
良晤燕臺上,悲歌易水頭。南檣隨鳥渡,北馬劇龍游。妙妓金貂袖,擔夫黑羜裘。風埃侵客鬢,月色帶邊愁。折柳須新綠,行杯此暫休。閒時過畫肆,弘景有圖牛。
至尊宵旰久煢煢,戎馬何緣踐帝京。文武虛誇能坐嘯,風塵誰解作長城。昭陽殿里簫聲斷,長樂宮中月色明。血詔一通堪痛絕,普天傳視淚如傾。
秦帝觀滄海,勞人何得脩。石橋虹霓斷,馳道鹿麋游。車轍久已沒,馬跡亦無留。驪山寶衣盡,萬古空冢丘。
博望當年漫泛槎,此生萍梗是無家。誰言華表堪聞鶴,那見人間可駐霞。
檐馬聲稀雪壓墻。匣琴塵冷月侵廊。倩魂何處覓幽芳。有限相憐無限恨,幾回廝見者回忘。東風吹淚注愁腸。
相過旋欲別,知汝意蕭然。風澹思林下,言深問海邊。明朝春預淚,此夜水如天。儻有還家夢,山河一渺綿。
闕下初心醉,堂中共目成。映尊梅未盡,承步草新生。白雪聽歌郢,甘泉見賦京。吾承騷雅后,何限慰交情。
無數天花斗舞風,迷離玉色映寒空。共誇破臘逾三白,更喜新詩報屢豐。雖無諧謔去相攜,且乏輿梁濟涉溪。之子惠然須痛飲,醉眠應夢鎮幃犀。日日東園探早梅,那知一夕萬林開。君詩還似揚州句,掃盡因風柳絮才。周宣辟國號中宗,六月興師灑汗同。莫為苦寒辭出塞,采薇歸戍亦論功。燕山大雪暗胡云,將士何人欲賜勛。聞道玉宸溫詔出,絕勝純纊被三軍。低唱誰家有女伶,映窗那用讀書聲。何當翠被同君獵,得獸雄夸得句清。朱老能詩更謹虔,葉公好學亦窮年。饑寒共保凌霜操,未羨重裘食萬錢。
騰空烈焰挾灰飛,望里熒煌煖氣微。禪性定馀傳指滅,客心燃后御風歸。烹來石髓涼侵齒,著盡霓裳冷切闈。入火化人元不爇,徒勞炙手借炎威。
隔晨不見便凄凄,禁得拋辭一月啼。暗想個人相佇慣,繡裙時復到屏西。
茅檐竹閣枕回溪,柳外平橋拍水低。在藻白魚知鷺下,穿林黃雀覺蟬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