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次近郊
江練東南楚塞長,野煙寒氣共蒼茫。
局轅班馬思長道,攫肉饑烏下夕陽。
旅舍樵蘇勞后爨,農家簦笠遠相望。
坐觀民瘼無他畫,庭列貆鶉目眩觴。
江練東南楚塞長,野煙寒氣共蒼茫。
局轅班馬思長道,攫肉饑烏下夕陽。
旅舍樵蘇勞后爨,農家簦笠遠相望。
坐觀民瘼無他畫,庭列貆鶉目眩觴。
江水如白練般在東南楚地流淌,顯得悠長,野外的煙霧和寒氣一同彌漫,一片蒼茫。套著車轅的馬思念著漫長的道路,饑餓的烏鴉在夕陽下爭搶著食物。旅舍中人們辛苦地砍柴燒火做飯,遠處能看到農家戴著斗笠的身影。我坐著觀看百姓的疾苦卻沒有別的辦法,庭院里陳列著貆和鵪鶉,我卻只能在酒杯前目眩神迷。
江練:形容江水清澈潔白如綢帶。楚塞:楚國的邊界,這里泛指楚地。
局轅:套著車轅。班馬:離群的馬。
攫肉:爭搶食物。
樵蘇:砍柴割草。后爨:后灶,這里指做飯。
簦笠:斗笠。
民瘼:民眾的疾苦。畫:辦法、計策。
貆鶉:貆是豪豬一類的動物,鶉是鵪鶉,這里泛指獵物。目眩觴:看著酒杯而目眩,有無奈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對百姓疾苦的關注來看,可能是詩人在外出公干或游歷途中,看到民間的困苦景象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民生問題,詩人心懷憂慮。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百姓疾苦的關注和自身的無奈。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通過描寫旅途見聞反映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
對人時累足,閉目不觀空。偶起探晴岳,攜筇過寺東。古松搖澗底,怪石出云中。多少住山事,茫茫逐異同。
靈源發龍泓,奫停湛空碧。影斜瑤臺鏡,氣壓橋門壁。蜿蟺菖蒲根,赑屃蛟龍跡。相期學仙徒,握手弄云液。
錫寵偏多貴近臣,肘金橫玉賜來新。主恩浩蕩應難報,寄語諸賢莫愛身。
觸熱訪君池上宅,草屋竹籬新板扉。黃塵撲面日卓午,知在翰林歸未歸。
自從朱邸翊元良,圣學磨礱日就將。嗜飽豈容登鼎俎,剪桐爭肯戲圭璋。經筵猶有八圖在,御座俄驚一鑒亡。恤典隆名雖寵渥,何如大政細平章。
報爾龍頭選,才名我昔聞。鳳凰今有象,騏驥直空群。黃散經綸事,金縢禮樂文。更期射三策,早晚奏明君。
翠鳳清歌惜未聞,嫣紅姹紫羨紛紛。寒宵一曲傳千里,頃刻春光已十分。
曾聞東掖郎官說,七郡好山如米多。松風吹衣水流急,疑在王官谷里過。
問訊勞相及,秋風阻奮飛。地垂齊海盡,天入漢京微。姓字人堪避,文章計轉非。報君應不解,筍蕨故園肥。
幽絕湖堤路。最關情、輕梳白羽,一行鷗鷺。飄渺閑云羨峰頂,似有仙槎來去。拍手招、詞翁同住。千島回環拱一墓,蕩晴波、萬傾涵叢樹。春不老,人千古。平生興在林泉處。記流連、西湖北雁,竹筇麻屨。喚取桐君與嚴叟,還有南鄰神姥。共商酌、詩詞雋句。我有離愁如絮亂,任天風、吹夢成煙霧。鵑語咽,四山暮。
斗大樓居窄,林深客思長。雨涼欣破甑,風急凜垂堂。倚祿生涯拙,憂時鬢發蒼。向來遮日手,祇合釣滄浪。
戀闕未毀車,還山只結廬。暫中千日酒,遲上萬年書。野樹鳴干葉,晴潭響暗魚。別君何所望,占氣斗牛墟。
仍攜何遜上皇州,處處江山有倡酬。自是宦成詩亦就,永嘉今代出風流。
久聞韶鴨有靈蹤,首尾俱輕快御風。公獨惠然持見贈,應知野性與余同。
顧郎年少吾能說,今日江頭送我還。手版教人憐姓字,心期知汝在湖山。旌忠綿竹誰公論,感舊西安有悴顏。日暮蘭成漫相擬,本無詞賦動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