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貴溪翠顏亭二首
寒聲著葉冥冥雨,晚色遮山冉冉云。且喜翠顏長好在,水邊小住可無君。船中自帶紅泥灶,亭上親煎白乳泉。唯有溪山知此意,水風吹面晚蕭然。
寒聲著葉冥冥雨,晚色遮山冉冉云。且喜翠顏長好在,水邊小住可無君。船中自帶紅泥灶,亭上親煎白乳泉。唯有溪山知此意,水風吹面晚蕭然。
冰蠶吐絲織纖紈,妙娥貌玉輕邯鄲。
曲眉淺臉鴉發盤,白角瑩薄垂肩冠。
銅青羅衫日月團,紅裙撮暈朝霞干。
手中把筆書小字,字以通情形以觀。
形隨畫去能長好,歲歲年年應不老。
相逢熟識眼生春,重伴忘憂作萱草。
明珠與翡翠,中國反好之。
詩書出鄒魯,誦學無蠻夷。
服彼而習此,養骍安問犂。
古者耕釣士,處心殊處卑。
譬彼乃可語,吾病強扶持。
聞有白鷴夢,遂作白鷴詩。詩記白鷴語,意公于鶴私。
公意無薄厚,爾將聽我辭。朝給一瓢水,晝給一盎糜。曾不令爾渴,曾不令爾饑。事事不異鶴,安得于鶴疑。
鶴鳴爾不和,鶴舞爾不隨。無以一供悅,飽食番頑癡。
公所念爾久,李白當畜之。白固有篇詠,公偶未暇為。遣爾心不平,謂此鈍見遺。
我持爾此意,請公吟莫遲。公便納我言,濡筆灑淋漓。
書爾在南言,野羽霜雪披。弄啄紅豆實,飛上桄榔枝。翡翠不敢顧,孔雀不敢窺。將擬是白鳳,修尾晝漣漪。虺頸而雞首,峨峨如有儀。
而今與鶴爭,此識固已卑。公初待爾厚,鷴兮知不知。
自昔愛春物,罇深眼底紅。
日斜花在落,身醉客西東。
歿嘆千年隔,生悲百事空。
君嘗知此理,不悮學陶公。
風雨起春寒,乘潮曉帆送。
目看瓜步云,心近茅家洞。
忽覺柳已青,來時枝尚凍。
羨爾向江南,正開新釀甕。
水上朱樓畫角鳴,蒙蒙雨里榜舟輕。
未逢甫里先生謁,多見吳興太守迎。
荷葉半黃蓮子老,霜苞微綠橘林明。
十年不到風煙改,君去將詩與晝評。
禹書貢厥包,未知黃柑美。
競傳洞庭熟,又莫永嘉比。
適觀隠侯詩,獲此殊可喜。
誦句擘露囊,香甘冷熨齒。
明朝鏁禮闈,何暇醉鄰里。
天下才名罕有雙,今逢陸海與潘江。
筆生造化多多辦,聲滿華夷一一降。
金帶系袍回禁署,翠娥持燭侍吟窗。
人間榮貴無如此,誰愛區區擁節幢。
重門雖鏁春風入,先坼桃花后李花。
赤白鬭妍思舊曲,舊聲傳在五王家。
五王不見留華萼,華萼壞來碑缺落。
當時李白欲騎黥,醉向江南曾不錯。
長鉤扳桑枝,短鉤掛桑籠。
南陌露氣寒,東方日光動。
少婦首且笄,幼女角已??。
競以采葉歸,曾非事梳櫳。
古章乘一障,不過提千兵。
今握數萬眾,獨自制名城。
諸將俯聽命,莫敢輒吐聲。
堂下選騕褭,帳中圖崢嶸。
山川在目中,虜寇來必平。
誰人識謝艾,只是一書生。
君來何所聞,君去何所見。
自古慕虛名,往往輕既面。
竊常恃賦稟,平直如勁箭。
是以五十年,長甘守貧賤。
相逢嗟未幾,遽遠劇飛電。
今雖行已晚,多謝勤相唁。
乘炎出何許,人意以微看。
怒劍休追逐,疑屏漫指彈。
與蚊更晝夜,共蜜上杯盤。
自有堅冰在,能令畏不難。
東路歸梁懶,黃流下汴深。
眼穿南去翼,耳冷北來音。
風雨昏斜日,乾坤入醉吟。
不憂貧且老,自有伯鸞心。
河上風煙愛此邦,吳艘越舸不相降。
魚腥矗矗橋邊市,花暗深深竹里窗。
蹴踘漸知寒食近,秋千將立小鬟雙。
年光取次須偷賞,何用功名節與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