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澶淵李太傅
左契銅魚照綬囊,上頭車騎冠東方。
三交薦技中軍戲,一割牛心右客嘗。
烽靜塞垣宵燐滅,橋橫河曲暮虹長。
歸來競病喧笳鼓,不畏休文賦韻彊。
左契銅魚照綬囊,上頭車騎冠東方。
三交薦技中軍戲,一割牛心右客嘗。
烽靜塞垣宵燐滅,橋橫河曲暮虹長。
歸來競病喧笳鼓,不畏休文賦韻彊。
您帶著左契銅魚符輝映著綬囊,出行時車馬儀仗冠絕東方。在三交之地軍中表演技藝,您以割牛心之禮款待貴客。邊塞烽火平息夜晚磷火熄滅,河曲之上橋梁橫跨如暮虹悠長。歸來時軍樂喧鬧,不怕像沈休文那樣嚴格賦韻。
左契銅魚:銅魚符,古代官員的信物。綬囊:用來裝印綬的袋子。
上頭:指出行時。車騎:車馬。
三交:地名。薦技:表演技藝。中軍戲:軍中的表演。
一割牛心:古代一種待客的隆重禮節。右客:尊貴的客人。
塞垣:邊塞城墻。宵燐:夜晚的磷火。
河曲:河流彎曲處。
競病:指作詩押韻。喧笳鼓:軍樂喧鬧。
休文:南朝文學家沈約,他對詩歌押韻要求嚴格。
澶淵在北宋時期是軍事要地。此詩可能創作于北宋與遼保持相對和平時期,詩人送李太傅前往澶淵任職,對其在當地的作為有所期許,也可能是李太傅完成任務歸來時所作,表達對他的祝賀。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和贊美李太傅。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優美、用典恰當,生動展現了邊塞生活和官員形象。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送別詩的風格特點。
堯日堂中詔小臣,尊彝圭璧席前陳。詔稽制度論三代,卻笑當年問鬼神。
明月家山唱式微,忍看佳夕掩孤扉。甄陶萬物終須老,羈旅生涯命豈非。
象奴晚泊賣象梳,金錢賣得相歡呼。大信有肉采石酒,何不多買犒棹夫。
青青水中蒲,新葉凈如拭。元是寶劍精,森然此留跡。青青水中蒲,九節根如玉。食之可延年,神清發長綠。青青水中蒲,千歲花開少。采得紫茸時,緘書寄青鳥。
角巾折雨入龍門,李郭當年意可論。濕徑穿青依翠幕,疏煙流潤上青樽。六朝春色因君轉,五嶺云心以聚溫。別去醇情昏靄是,輿風雖劇不驚魂。
吾之于人,誰毀誰譽。貌失子羽,言失宰子。知我者天,君子洗心。行不愧影,寢不愧衾。何樹嶷嶷,于畛之持。有撓俾鳴,僾風者惑。漢申黨人,宋嚴偽學。冥鴻逝豫,轅駒局促。非林何棲,非淵何潛。駟馬憂患,貧賤德音。富而可求,其從如云。徐子起欽,顯者蔑聞。
開門見山如見君,渡湖相問不相聞。籬邊野水淡秋色,屋上老烏啼夕曛。鄰人為說攜家去,更入青山最深處。溪寒路狹難獨行,短棹空維烏桕樹。
亦知花好要人扶,別有風神入畫圖。自笑自憐還自壽,從今不負好頭顱。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阿儂隨郎上釣舟,郎作釣絲儂作鉤。釣絲無鉤隨風飏,釣鉤無絲隨水流。
盆里仙人柏,千枝共一柯。年深猶短小,雨重卻婆娑。翠色孤松并,繁陰片石多。西來指禪意,不敢問如何。
獨坐聽春雨,蕭然興味孤。病多親藥裹,睡少閉茶壚。未了三生夢,惟存一字符。故人在深巷,相過畏泥涂。
白云湖上酒家春,那更桃花照眼新。今日為栽三徑里,憐君也是武陵人。
駿駛元奇崛,馴良蔑等倫。窮途曾盡力,徒步始傷神。未易營阿堵,何由肖乞銀。佛書端可信,當復轉人身。駿骨直千金,難求起死針。雖云為馬□,卻似有人心。氈帳長城遠,旗亭委巷深。老身全賴此,完璧到如今。
水竹更新主,風花失故權。夜臺無起日,春草自流年。萬有終歸盡,千秋不必傳。倒巾此相對,只有玉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