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直
三重仙閣道家山,寓直由來恧素餐。
漏近章溝先報暝,樹連溫省未知寒。
蘭釭靜對朱花結,芒帙間披白蠹干。
前膝正宜無夜召,賈生衰鬢僅勝冠。
三重仙閣道家山,寓直由來恧素餐。
漏近章溝先報暝,樹連溫省未知寒。
蘭釭靜對朱花結,芒帙間披白蠹干。
前膝正宜無夜召,賈生衰鬢僅勝冠。
三重仙閣宛如道家的仙山,我在宮中值宿,慚愧自己無功受祿。更漏接近章溝,已報天色將晚,樹木連著溫室省,還未覺寒冷。我靜靜地對著燃著的油燈,燈花結成紅色,間或翻開書籍,看到書里的蠹蟲已干。皇帝正該連夜召見賢才,可賈誼那樣的賢才已兩鬢斑白,剛剛成年不久啊。
宿直:在宮中值宿。
道家山:指仙山。
寓直:值宿。恧(nǜ)素餐:慚愧白吃飯,指無功受祿。
章溝:古長安街名。報暝:報天色已晚。
溫省:溫室省,漢宮殿名。
蘭釭(gāng):油燈。
芒帙(zhì):書套,代指書籍。白蠹(dù):蛀蝕書籍的蟲子。
前膝:古人交談,對談者有好感會不自覺膝行向前。這里指皇帝召見賢才。
賈生:指賈誼。勝冠:成年。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宮中值宿時。當時詩人身處宮廷,可能感慨自己雖在其位卻未充分施展才能,同時也關注著朝廷對賢才的任用情況,借宿直的經歷抒發內心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宮中值宿之事,表達自己的慚愧與懷才不遇之感。其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善用典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才情與對自身境遇的思考。
連理庭中木,叢生坐側芝。 未嘗聞孝感,一一有茲奇。
祀灶令人富,相傳陰子方。 安知田至孝,非在薦黃羊。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情似游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江北江南幾度秋,夢里朱顏換。 人是嶺頭云,聚散天誰管。君似孤云何處歸,我似離群雁。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回頭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橫槊看詩成。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睡起不勝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靜,人靜。風動一庭花影。
洗妝真態,不作鉛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院落,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 月邊疏影,夢到消魂處。梅子欲黃時,又須作,廉纖細雨。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消瘦損,東陽也,試問花知否?
云透斜陽,半樓紅影明窗戶。暮山無數。歸雁愁還去。 十里平蕪,花遠重重樹。空凝佇。故人何處。可惜春將暮。
碧山錦樹明秋霽。路轉陡,疑無地。忽有人家臨曲水,竹籬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涼只恐鄉心起。鳳樓遠、回頭謾凝睇。何處今宵孤館里,一聲征雁,半窗殘月,總是離人淚。
年時酒伴,年時去處,年時春色。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 念過眼、光陰難再得。想前歡、盡成陳跡。登臨恨無語,把闌干暗拍。
西游久不得師書,睹物相思展篆圖。 情厚未忘蓮社約,分深曾伴橘洲居。 青云作陣宜長臥,白酒資吟莫破除。 見說近來揮彩筆,字皆飛動有功夫。
碧玉參差繞崛奇,來登勝概喜忘疲。 人傳唾玉添芳潤,二十年前刺史為。
半窗幽夢微茫,歌罷錢塘,賦罷高唐。風入羅幃,爽入疏欞,月照紗窗。縹緲見梨花淡妝,依稀聞蘭麝余香。喚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