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齋十詠 思齊樓
高闬營層構,翚飛勢自伸。
已聞能賦客,空憶帶星人。
雕檻憑秋迥,朱扉敞漢新。
龜趺清刻在,誰共繼芳塵。
高闬營層構,翚飛勢自伸。
已聞能賦客,空憶帶星人。
雕檻憑秋迥,朱扉敞漢新。
龜趺清刻在,誰共繼芳塵。
高大的門墻旁營造起高樓,如鳥展翅般向高處伸展。已聽聞有擅長賦詩的文人,卻只能徒然回憶那披星戴月的人。秋日里倚靠在雕花欄桿上,視野開闊,朱紅的大門像漢朝新建時那般鮮亮。龜趺上的清晰刻文還在,可誰能與前人一樣繼承這美好的風范呢。
高闬(hàn):高大的門墻。
層構:高樓。
翚(huī)飛:形容宮室建筑如鳥飛之狀。
能賦客:擅長作詩的人。
帶星人:披星戴月忙碌的人。
迥(jiǒng):遠。
龜趺(fū):碑座的一種,形狀像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縣齋任職時,看到思齊樓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工作之余,面對這歷史建筑,回憶起前人的事跡,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思齊樓表達對前人的追思和對文化傳承的思考。其特點是將建筑描寫與情感抒發巧妙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關注。
一夜西風作曉晴,紛然花草斗欣榮。蒼松巧與夭桃并,漫使詩人意不平。
何處消除半日閒,看朱成碧夜扶還。定知此意風塵表,能致吾曹水竹間。孝友門闌佳子弟,承平人物舊湖山。飲多過量成詩緩,酒醒思之亦厚顏。
桴鼓息荒村,袯襫盛南畝。永日省文書,呼客共樽酒。主人出塵姿,宛是靈和柳。行歸帝所游,此地豈淹久。
憶昔花間相見后,只憑纖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孤負春晝。碧羅衣上蹙金繡,睹對對鴛鴦,空裛淚痕透。想韶顏非久,終是為伊,只恁偷瘦。
庵依兜率寺,小憩俗心灰。竹密暑不到,窗虛風自來。山昏飛鶴下,磬斷定僧回。拂拭殘碑看,年深厚綠苔。
拄杖橫擔得自由,冷云飛雪下南州。殷勤要識廬山面,五老峰前一舉頭。
天末孤鴻疾。想東南、無邊勝概,合留吟屐。海上成連知何許,絕調幾時聞得。念湖海、飄零倦客。跨馬出郊時極目,恨身無、彩鳳雙飛翼。相見也,定何日。江湖滿地多秋色。望中原、青山一發,但馀殘弈。月不圓時花未好,轉眼葉黃云碧。又舊雨、幾番追憶。我是黃須君青兕,更群推、白也詩無敵。風雅事,已陳跡。
眼看平地欲流金,暫借僧園數畝陰。束帶市朝誰刺促,閉門松檜自幽深。客來棋局時招隱,飯罷茶甌快洗心。便靜乞閒吾有味,墻東詩老許同襟。
貞居遠人寰,屋老四山靜。一翁屹靈光,二季亦秀整。曉聞楓林鼓,雨過鄰墻杏。翛然發孤詠,語盡意方永。
擺脫塵機上釣船,免教榮辱有流年。無系絆,沒愁煎,須信船中有散仙。
□□□□□□□,□□□□□□□。□□□□□□□,□軍不復過前村。
山下溪邊阿母家,春雷初過茗生芽。馬頭睡思濃無那,一椀何妨泛乳花。
君歸何處所,迢遞浙江東。千里故人別,一尊今夜同。客愁燈影外,蛩語月明中。潮水將離思,茫茫逐去篷。
峴山腳下江水生,普寧寺前舟楫行。細民無錢不得渡,老幼相持愁嘆聲。
秋風搖落江潭柳,攀來遽牽離緒。野館星飛,寒窗葉碎,都是夢難成處。流年迅度。記淅淅零零,暗宵疏雨。門掩梨花,依深猶自剪窗語。憑君細問舊跡,篋中親檢取,殘淚曾污。酒后高吟,愁邊瘦句,讀罷不禁悽楚。斜陽老樹。問蠟屐云筇,那時相聚。重過黃壚,舊游人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