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廷儀繡衣賞菊十二絕 其十二
繡衣玉斧重流芳,勁節曾霏九夏霜。記取長安今日別,紅亭處處菊花黃。
繡衣玉斧重流芳,勁節曾霏九夏霜。記取長安今日別,紅亭處處菊花黃。
袖中多麗句,未遣世人聞。
醉夜眠江月,閑時逐海云。
荻花寒漫漫,鷗鳥暮群群。
若到長沙苑,漁家更待君。
主人馮軾貴,送客泛舟稀。
逼岸隨芳草,回橈背落暉。
映花雙節駐,臨水伯勞飛。
醉與群公狎,春塘露冕歸。
聞說湘川路,年年苦雨多。
猿啼巫峽雨,月照洞庭波。
窮海人還去,孤城雁共過。
青山不可極,來往自蹉跎。
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
漢闕青門遠,高山藍水流。
三湘遷客去,九陌故人游。
從此辭鄉淚,雙垂不復收。
憐爾因同舍,看書似外家。
出關逢落葉,傍水見寒花。
送遠添秋思,將衰戀歲華。
清淮倍相憶,回首莫令賒。
欲究先儒教,還過支遁居。
山階閑聽法,竹徑獨看書。
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疏。
風流有佳句,不似帶經鋤。
惆悵重陽日,空山野菊新。
蒹葭百戰地,江海十年人。
嘆老堪衰柳,傷秋對白蘋。
孤樓聞夕磬,塘路向城闉。
惆悵遙江路,蕭條落日過。
蟬鳴獨樹急,鴉向古城多。
轉曲隨青嶂,因高見白波。
潘生秋徑草,嚴子意如何。
淇上春風漲,鴛鴦逐浪飛。
清明桑葉小,度雨杏花稀。
衛女紅妝薄,王孫白馬肥。
相將踏青去,不解惜羅衣。
法許廬山遠,詩傳休上人。
獨歸雙樹宿,靜與百花親。
對物雖留興,觀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遙賞竹房春。
慚君從弱歲,顧我比諸昆。
同事元戎久,俱承國士恩。
隨鶯過淮水,看柳向轅門。
草色金陵岸,思心那可論。
虜近人行少,憐君獨出城。
故關逢落葉,寒日逐徂征。
聞笛添歸思,看山愜野情。
皇華今絕少,龍額也相迎。
春愁能浩蕩,送別又如何。
人向吳臺遠,鶯飛漢苑多。
見花羞白發,因爾憶滄波。
好是神仙尉,前賢亦未過。
沴氣清金虎,兵威壯鐵冠。
揚旌川色暗,吹角水風寒。
人對輜輧醉,花垂睥睨殘。
羨歸丞相閣,空望舊門欄。
雪深揚子岸,看柳盡成梅。
山色潛知近,潮聲只聽來。
夜禽驚曉散,春物受寒催。
粉署生新興,瑤華寄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