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可元章再賦二詩依韻以酬前篇寓二后篇寓三 其一
不學金仙李伯陽,來從雄愈論天常。
毫鋒落紙一臺妙,詩艷驚人萬丈長。
會見鹍鵬俱變化,稔聞蘭菊各芬香。
盍簪聯(lián)席論文酒,卻笑淵明獨引觴。
不學金仙李伯陽,來從雄愈論天常。
毫鋒落紙一臺妙,詩艷驚人萬丈長。
會見鹍鵬俱變化,稔聞蘭菊各芬香。
盍簪聯(lián)席論文酒,卻笑淵明獨引觴。
不效仿道家的李伯陽,而來追隨如韓愈般的人物探討天地常理。筆下文字落在紙上,滿是精妙;詩作艷麗驚人,氣勢萬丈。預見如鹍鵬般能變化騰飛,早聽聞如蘭菊般各有芬芳。何不像古人相聚一起,一邊飲酒一邊論文,反而要像陶淵明那樣獨自舉杯呢。
金仙李伯陽:指老子李耳,道家尊奉的仙人。
雄愈:指唐代文學家韓愈,他文章氣勢雄渾。
天常:指天地間的常理、常道。
毫鋒:毛筆的筆尖,這里指寫作。
鹍鵬:傳說中的神鳥,比喻有遠大志向、能成就大事的人。
稔聞:素聞,早就聽說。
盍簪:原意是古人聚會時把冠簪插在一起,后指士人聚會。
引觴:舉杯飲酒。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一個文化交流氛圍濃厚的時期,詩人與友人志同道合,相互切磋文學,詩人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文學的熱愛和與友人交流的渴望。其特點是用典恰當、對仗工整,在文學交流中展現(xiàn)出積極進取的精神,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追求。
雞鳴如晦雨風頻,不避秦人不帝秦。勵我瀏陽有詩句,安排險阻著孤身。
汝從京國傳消息,屈指離吾幾換年。當日應劉俱老健,朅來燕趙自風煙。陽回草木清霜后,歲暮賓朋醉眼前。別業(yè)舊臺攜手在,野鴻沙鳥日翩翩。
澹澹池塘近楚宮,綠腰裊娜學盤中。亂搖荒草飛輕白,細搭朱闌拂落紅。枝上嬌鶯啼恰恰,樹邊舞蝶意悤悤。東君應著吹噓力,要把春愁一??铡?
寂滅方知愛染侵。鵑魂漚夢瘦難禁。金鈴濃笑迷風蝶,絳蠟微嗟警暮禽。幸有狂香歸凈土,已無剩日護春陰。優(yōu)曇娥影非耶是,倍感東皇造物心。
殘春不語,悲秋不論,卻借區(qū)區(qū)冷酒。翛翛而去任沉浮,看遍了、斜陽影瘦。棄之周禮,忘之正雅,幾個如今能夠?還于月下古涼州,自等到、梅花時候。
尚友希前哲,無勞辨淺深。開言動喋喋,矛戟已森森。祗覺胸懷隘,恐非畜德心。古人各有見,原本自相忱。豈若異流者,馳騁多诐淫。何苦但永矢,宜從得處尋。丁寧四告語,共嚴此心箴。
精甲橫陳大野傍,上公文武并鷹揚。貔貅萬隊連營出,魚鳥千群列陣翔。劍拂天山紅日近,旌懸遼海白虹長。功成羽獵仍題賦,不道詞人是姓揚。
帝子乘風下九疑,含情欲去更遲遲。獨憐江草年年長,曾見凌波解佩時。
風霜已搖落,天氣猶清和。聊持一樽酒,自飲還自歌。朝心愁不開,暮發(fā)白已多。朱顏與綠鬢,颯若霜萎荷。流年不我與,不飲如老何。
建隆家業(yè)大于天,慶歷春風一萬年。廊廟謀謨出童蔡,笑談京洛博幽燕。白溝舊在鴻溝外,易水今移淮水前。川后年來世情了,一波分護兩涯船。
積雨紅芳落漸多,玉堂清曉獨來過。日華幸尚臨朱檻,云氣愁仍繞絳河。寂寞芝蘭同晚歲,浮沉萍藻自秋波。聞君近有紉裳興,刀尺寒生欲奈何。
含笑看長劍,開懷對酒樽。江風生席面,山雨濕云根。去國愁征戍,豐年荷圣恩。莫辭情爛漫,白首壯心存。
暮雨漁村春溟,曉霜楓葉秋酣。人世花開花落,山光湖北湖南。
天地幾昏曉,浮生半是眠。寄聲世上客,明月為誰圓。
古木千章立,藤蘿一道懸。忽開峰頂鷲,如現(xiàn)水中蓮。閣爽迎朝靄,林閒散夕煙。入廚烹苦茗,架竹接流泉。地似逃秦隱,人將結晉緣。況聞巖洞勝,還上最高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