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開先寺觀香爐瀑布諸峰讀李蘇二仙詩知廬阜之勝在是記以十韻
廬山何處好,勝地有開先。
瀑水漱寒玉,香爐生紫煙。
紫霄長近日,黃石不知年。
雁蕩靈湫合,酆城寶劍連。
龜行似朝斗,鶴唳欲沖天。
馬尾只自洗,牛頭奚用穿。
雄詞惟太白,妙句更蘇仙。
寺占星流處,橋飛月出邊。
碑方閱華藏,夢已到棲賢。
明日游三峽,歸心定決然。
廬山何處好,勝地有開先。
瀑水漱寒玉,香爐生紫煙。
紫霄長近日,黃石不知年。
雁蕩靈湫合,酆城寶劍連。
龜行似朝斗,鶴唳欲沖天。
馬尾只自洗,牛頭奚用穿。
雄詞惟太白,妙句更蘇仙。
寺占星流處,橋飛月出邊。
碑方閱華藏,夢已到棲賢。
明日游三峽,歸心定決然。
廬山哪里景色好呢?開先寺所在之地就是勝境。瀑布的水沖擊著如寒玉般的石頭,香爐峰上繚繞著紫色的煙霧。紫霄峰仿佛常常靠近太陽,黃石巖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這里的靈泉與雁蕩山的靈泉相契合,仿佛和酆城的寶劍有某種關聯。山峰像烏龜爬行好似在朝拜北斗,鶴的鳴叫仿佛要沖向天際。馬尾泉自顧自地流淌洗滌,牛頭峰何須去穿鑿。豪邁的詩詞只有李白能寫得出,絕妙的句子蘇軾更是擅長。寺廟坐落在星流之處,橋仿佛飛架在月亮升起的地方。剛讀完華藏碑,夢就已經到了棲賢寺。明天要去游覽三峽,歸心已然堅定。
開先寺:廬山古寺。
漱:沖刷。寒玉:形容瀑布下的石頭清冷如玉。
香爐:指香爐峰。
紫霄:廬山山峰名。
黃石:廬山的黃石巖。
雁蕩:山名,以靈泉著稱。靈湫:靈泉。
酆城寶劍:傳說晉代張華見斗、牛二星間有紫氣,后使人于豐城獄中掘地得二劍。
朝斗:朝拜北斗星。
馬尾:指馬尾泉。
牛頭:指牛頭峰。
太白:李白。
蘇仙:蘇軾。
星流處:指星辰流動的地方,形容地勢奇特。
華藏:可能指寺廟中的華藏碑。
棲賢:指棲賢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詩人游覽廬山開先寺,觀賞香爐瀑布等美景,閱讀李白、蘇軾相關詩詞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應是沉醉于廬山的秀麗風光,對古人的文學成就心懷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廬山開先寺周邊景色,突出其壯美與靈秀。特點在于巧妙運用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展現廬山之美,同時融入對古人詩詞的推崇。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學的熱愛。
酒酣輕別恨,酒醒復離憂。
遠水應移棹,高峰更上樓。
簟涼清露夜,琴響碧天秋。
重惜芳尊宴,滿城無舊游。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移蔬通遠水,收果待繁霜。
野碓舂粳滑,山廚焙茗香。
客來還有酒,隨事宿茅堂。
昔年雙頡頏,池上靄春暉。
霄漢力猶怯,稻粱心已違。
蘆洲寒獨宿,榆塞夜孤飛。
不及營巢燕,西風相伴歸。
雁門歸去遠,垂老脫袈裟。
蕭寺休為客,曹溪便寄家。
綠琪千歲樹,黃槿四時花。
別怨應無限,門前桂水斜。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委玉露,早雁拂銀河。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淮南一葉下,自覺老煙波。
一葉下前墀,淮南人已悲。蹉跎青漢望,迢遞白云期。老信相如渴,貧憂曼倩饑。生公與園吏,何處是吾師。
薊北雁猶遠,淮南人已悲。殘桃間墮井,新菊亦侵籬。書劍豈相誤,琴尊聊自持。西齋風雨夜,更有詠貧詩。
為儒白發生,鄉里早聞名。
暖酒雪初下,讀書山欲明。
字形翻鳥跡,詩調合猿聲。
門外滄浪水,知君欲濯纓。
飛閣極層臺,終南此路回。
山形朝闕去,河勢抱關來。
雁過秋風急,蟬鳴宿霧開。
平生無限意,驅馬任塵埃。
桂樹綠層層,風微煙露凝。簷楹銜落月,幃幌映殘燈。蘄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心閑即無事,何異住山僧。
殘月皓煙露,掩門深竹齋。水蟲鳴曲檻,山鳥下空階。清鏡曉看發,素琴秋寄懷。因知北窗客,日與世情乖。
南齋夢釣竿,晨起月猶殘。
露重螢依草,風高蝶委蘭。
池光秋鏡澈,山色曉屏寒。
更戀陶彭澤,無心議去官。
筇杖倚柴關,都城賣卜還。
雨中耕白水,云外?青山。
有藥身長健,無機性自閑。
即應生羽翼,華表在人間。
?藥去還歸,家人半掩扉。
山風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寺遠僧來少,橋危客到稀。
不聞砧杵動,應解制荷衣。
名高猶素衣,窮巷掩荊扉。漸老故人少,久貧豪客稀。塞云橫劍望,山月抱琴歸。幾日藍溪醉,藤花拂釣磯。
京洛多高蓋,憐兄劇斷蓬。身隨一劍老,家入萬山空。夜憶蕭關月,行悲易水風。無人知此意,甘臥白云中。
疊嶂平蕪外,依依識舊邦。
氣高詩易怨,愁極酒難降。
樹暗支公院,山寒謝守窗。
殷勤樓下水,幾日到荊江。
一衲老禪床,吾生半異鄉。
管弦愁里老,書劍夢中忙。
鳥急山初暝,蟬稀樹正涼。
又歸何處去,塵路月蒼蒼。
近逢商洛客,知爾住南塘。
草閣平春水,柴門掩夕陽。
隨蜂收野蜜,尋麝采生香。
更憶前年醉,松花滿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