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詩聞禮不赴秋試以七月二十五日離太學八月二十六日至興國軍喜其來也因作是詩
不將蝸角與人爭,走侍雙親蜀道行。
免為家書憂子美,飽聞情話悅淵明。
一名所得知多少,萬事真宜審重輕。
更愿相隨且歸去,田園薄有要同耕。
不將蝸角與人爭,走侍雙親蜀道行。
免為家書憂子美,飽聞情話悅淵明。
一名所得知多少,萬事真宜審重輕。
更愿相隨且歸去,田園薄有要同耕。
不與他人為了微小的利益爭斗,前往蜀地侍奉雙親。免得像杜甫的家人擔憂他一樣,能像陶淵明一樣聆聽家人的溫馨話語而愉悅。一個功名能得到多少呢,萬事真的應該審慎權衡輕重。更希望能一起回去,家中還有薄田可以一同耕種。
蝸角:比喻微小的利益,出自《莊子·則陽》。
子美:杜甫,字子美,其家人常為他的安危擔憂。
淵明:陶淵明,他重視家庭親情,享受田園生活。
從詩題可知,詩人放棄參加秋試,于七月二十五日離開太學,八月二十六日到達興國軍。可能當時社會科舉競爭激烈,詩人更看重親情,故而選擇放棄功名,回家侍奉雙親,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看淡功名、回歸家庭田園的人生態度。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人對人生價值的不同追求。
潦倒江南一布衣,家貧歲晚寸心違。不堪倚杖楓江路,手種青松大十圍。
霓旌鳳輦長河路,轉眼浮云迷故處。離宮玉殿碧天秋,舊苑碑亭黃葉雨。湖光樹色多清苦,照盡垂楊千萬縷。當年何監已無人,只有春山朝復暮。
已覓苾芻為酒客,還依蘭若筑糟丘。青山看罷無他事,黃卷拋來且自由。六欲界中須讓醉,四禪天上始寬愁。狂夫偶作狂顛語,不道生公石點頭。
往事悠悠悔萬般,最難訣別醉鄉關。縱成清教一高士,不舍仙漿塵世間。
昨夜皖公雪,馀寒夢五羊。遺金薄桑上,殘臘過瀟湘。南國故交盡,西征轉戰忙。巴彭有兄弟,且理蒯緱裝。
金錢紙撒掀空舞,群巫啾啾荅神語。旋風下山百面鼓,神馬如人馱一虎。豹作兒啼隨鬼母,纈裙嬌女出神帷。拔得虎須留畫眉,妖歌自飲髑髏卮。蠻夫拜神求虎血,洗箭入山求虎穴。家家望見觚棱月,一路神燈亂如雪。
太液池邊新浴罷,未央門外乍牽來。若教立仗丹墀下,恐負平生泛駕才。
園林剛半畝,木藥滿亭臺。向日朝猶斂,迎風夜盡開。酒從新歲待,客是隔城來。俗殺平章第,朱門鎖繡堆。
取驥伏鹽車,更欲縶其足。于物未有害,罰汝則已酷。晁子江海士,老去自窘束。平生萬卷書,豈止十年讀。隨身幾箱篋,一一手自錄。初無解衣贈,未免操戈逐。仲也抱瑚璉,幼亦好奇服。西堂老弘微,與子同軌躅。過門有江謝,共語喧破屋。棄官吾已懶,覆種子未孰。逢人強應接,遇事多詬辱。何時把鋤頭,得止季路宿。
登龍曾入少年場,錫宴瓊林醉御觴。爭戴滿頭紅爛熳,至今猶雜桂枝香。
秋色共溪長,游人笑語涼。萍開天倒影,蓮墮水流香。魚罶和星漉,禽罝帶雨張。從今搖桂棹,不必問瀟湘。
迢迢覓虛浦,依依指青林。拉柁沿洄流,逾梁路轉深。遙盼人家處,雜戶班溪潯。地僻罕人事,兒童窺客臨。何須詰君居,漫緣清誦尋。深檐映疏竹,垂簾晝陰陰。斂書出肅我,為喜卒莫任。神通維云久,覿面乃始今。癯然何巉巖,長裾配寬襟。愔愔寡言辭,志靜知慮沉。父子自家學,禽魚同隱心。雞黍既云具,薦醪復鳴琴。欲別不忍即,止宿抱裯衾。
月落未落明星高,宿云卷盡無秋毫。中庭隱幾復假寐,候蟲四壁聲勞勞。
醉拍闌干起白鷗,登臨不盡古今愁。六朝人物空流水,三國江山獨倚樓。禿發涼風吹木葉,孤城落日下簾鉤。海門不管興亡事,猶送春潮打石頭。
九日山陵木葉丹,北來秋色抱長安。天開紫極群龍起,月照蒼梧萬騎寒。絕壁正當胡馬路,西風不落漢臣冠。青萸黃菊年年事,誰擬今從北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