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和詩再用韻并簡沈虞卿教授
來采汀洲柳惲蘋,要觀草色賜袍新。
士由德行首科第,木就方圓在梓輪。
山峙浮圖聳千佛,水迎仙子上三神。
耽耽廣廈榮歸日,應話林泉老病身。
來采汀洲柳惲蘋,要觀草色賜袍新。
士由德行首科第,木就方圓在梓輪。
山峙浮圖聳千佛,水迎仙子上三神。
耽耽廣廈榮歸日,應話林泉老病身。
前來采摘汀洲上柳惲詩中所寫的蘋草,是為了觀賞那如被賜予新袍般嫩綠的草色。士人應把德行放在科舉功名的首位,木材能成方圓取決于木工的工具。山巒上矗立著如千佛般高聳的佛塔,水面迎來似仙子般前往三神山的人。當你榮耀歸來住進高大寬敞的房屋時,應該會談起我這隱居林泉的老病之身。
柳惲蘋:柳惲有寫蘋草的詩,此處借指蘋草。
首科第:把……放在科舉功名首位。
梓輪:木工工具,這里指木工對木材的加工。
浮圖:佛塔。
三神:傳說中的三神山。
耽耽:形容房屋高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社會重視科舉,詩人可能有感于士人應注重德行,借詩表達觀點。同時可能是友人在科舉或仕途上有所進展,詩人寫此詩相贈。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士人德行的重要性,祝福友人榮歸。其特點是將自然與人文結合,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勁兵重卒付胡奴,驅雀驅魚計自疏。地入萬安知幾許,卻憐此日始回車。
詩王本在陳芳國,九夜捫之麟篆熟,聲振扶桑享天福。
鬢短愁長,念堂堂、去日雙丸催換。臥雨茂陵,新來帶麟寬眼。迎秋淚灑寒蕪,最蕭瑟、江關吟斷。詞邊恨,鶯邊故國,鷗邊新伴。天遠夢猶遠。嘆昆侖睡覺,不勝清怨。醒醉地,歌舞事,妮寒憎暖。淵明賦了閑情,度曼聲、楚騷曾亂。拈管。按新腔、步搖珠串。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散發臨流性所便,不攜裀褥借云眠。山童抱杖立戶外,不索仙陀未敢前。
棟宇何年有,云巖擁樹深。山僧傳舊險,詩者有行吟。云影侵巾屨,江聲送古今。荔枝何用數,撫字每勞心。
季冬日已長,山晚半天赤。蜀道多早花,江間饒奇石。石匱曾波上,臨虛蕩高壁。清暉回群鷗,暝色帶遠客。羈棲負幽意,感嘆向絕跡。信甘孱懦嬰,不獨凍餒迫。優游謝康樂,放浪陶彭澤。吾衰未自安,謝爾性所適。
背高城、小車迎路,苕苕鈴語初斷。畦塍漸入神仙境,花度陌塵香軟。秋意滿。是桂苑分枝,招隱留經院。風幡自轉。問故宅棲梅,王孫夢草,應怪我來晚。呼吟伴。暫豁憑高倦眼。歸云沙鳥明暗。羽衣霓葆都冥漠,懷古悼今情懶。人世換。恨強半丹成,猶有黃金嘆。捫苔步蘚。悵辟谷無靈,餐芝未許,酒醒夢歸遠。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桃李層層媚遠天,碧蕪映帶綺成川。英靈舊有凌云賦,混一長看建武年。老去無知經世用,夢歸欲問溯江船。請君妙語驚頹懶,一笑詩壇酒社邊。
錦袷胡兒黑如漆,騎羊上冰如箭疾。蒲萄酒白雕臘紅,苜蓿根甜沙鼠出。單于右臂何須斷,天子昭昭本如日。一握黳髯一握絲,須知只為平戎術。
誰知春事妙無窮,費盡東君多少工。朝來再繞朱欄看,獨有淮陽一朵紅。
晚霞轉明滅。孤鶩遠、拚飛飏蘆雪。暮天闊。層梯迥、翠撲煙嵐千疊。浪聲咽。星斗垂芒江練靜,寒波卷、云開初見月。有人淚盡西風,吟秋怨嘆輕別。霜飄愁紅萬葉。促滄洲客思,書恨憑血。總哀歇。空文藻、舊跡三王能說。鏡邊發。催換年涯人未老,華鬘影、蟲沙無量劫。仲宣聊賦登樓,解中腸結。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向來懶不賦梅詩,禪榻忘機鬢已絲。月戶忽逢雙玉立,春風又見一年期。樓高縹緲明霜影,竹冷橫斜浸雪枝。尚笑閒塵除未盡,暗香猶著夢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