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女廣文官舍舊有五柳蕭侍郎德起為教官時取以名堂歲月浸久柳既剪伐名亦更矣周堯夫欲復其舊詩以贊之
何人栽五柳,雅目自蕭公。
要使廣文舍,長存彭澤風。
名因賢者復,趣與昔人同。
留取先生傳,他年國史中。
何人栽五柳,雅目自蕭公。
要使廣文舍,長存彭澤風。
名因賢者復,趣與昔人同。
留取先生傳,他年國史中。
不知何人種下了五棵柳樹,是蕭公賦予它高雅的名號。是為了讓廣文館,長久留存陶淵明那樣的風范。名字因賢能之人得以恢復,志趣和昔日古人相同。留下先生的傳記,有朝一日載入國史之中。
雅目:高雅的名號。
廣文舍:指廣文館,古代官署名。
彭澤風: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這里指陶淵明的風范。
先生傳:可能指像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那樣的傳記。
從詩題可知,婺女廣文官舍原本有五柳,蕭侍郎德起將其所在之處命名為“五柳堂”,但隨著時間推移,柳樹被剪伐,名字也更改了。周堯夫想要恢復舊名,詩人寫詩稱贊此事。具體創作時間和更詳細背景缺乏更多資料,但能看出當時人們對古代賢士文化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恢復“五柳堂”之名的行為,突出了對賢士風范的崇尚。其特點是借物抒情、用典表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
爭誇此老健文壇,猶自蕓窗坐夜闌。
下筆有神前輩少,愛才如命古人難。
二千年史從頭讀,七百家詩放眼看。
留得靈光漢時殿,年年修竹報平安。
德行稱先輩,威儀式后生。青山初晦跡,丹闕早知名。
方逐搏鵬舉,俄驚賦鵩成。讀君匡世策,雪淚灑長纓。
出處恒師古,憂傷每感今。展禽將比跡,賈誼本同心。
江右儀刑在,天南歲月深。有經傳令子,身沒勝籯金。
端門魏闕郁崢嶸,
燈火成山輦路平。
不待上林鶯百囀,
教坊先已進新聲。
小塢梅開十二三,
曲塘冰綻水如藍。
兒童斗采春盤料,
蓼茁芹芽欲滿籃。
短絲直。還想春前暗碧。斜陽外,猶剩幾株,入眼蕭條是秋色。
年來怨去國。誰識。風流舊客。江潭上,如遇故人,應惜飄零淚盈尺。
芳時逝無跡。記酒漬衫襟,花送帆席。天涯芳草逢寒食。
愁客舍罷歌,去程人渺,曾將音問附信驛。竟長滯天北。
心惻。恨空積。又別館烏啼,高樹蟬寂。寒煙遠水秋無極。
但月明雙杵,露沾孤笛。休尋舊夢,怕夢杳,淚更滴。
姻館交情厚,官聯事契長。
鳴珂朝并轡,秉獨夜傳觴。
何意塘蒲晚,翻哦薤露章。
羸軀如可強,慟哭踞湖岡。
畫鱗難畫龍,畫樹難畫松。
龍乃神物善變化,幾人曾見破壁來虛空?
松之視龍勢不異,離奇蟠曲難形容。
誰摹此圖真妙手,雙松矯矯如雙龍。
爪破白日拿云雨,咫尺庭陰青萬重。
祖枝孫干相追逐,生怕茅屋搖秋風。
朅來移掛傍幾榻,猛然驚醒午夢濃。
繞階而走心膽落,滿庭云氣生窗櫳。
日暮蕭齋兀愁坐,夜夢已到扶桑東。
豈獨開疆自漢秦,
南車久已載皇仁。
誰知富貴誇真臘,
竟屬黃須碧眼人。
鼓吹錢塘驛,帆檣趁暮潮。雙龍初析羽,駟馬暫停鑣。繡鉞吳門近,牙旌越嶺遙。異時成握手,列炬坐深宵。
后乘遵吳苑,前驅問薊方。瞻依猶大樹,蔽芾盡甘棠。霧躡三天紫,云停六洞蒼。提攜更何日,爛醉舊高陽。
浴罷輕衫出洞房,尋尋覓覓費思量。梧桐月色炎如晝,憶著郎來便覺涼。
手搴芍藥坐凝思,地久天長在后時。只寫靈飛經數字,無人知道定情詩。
君父如天地,
雖逃安所之。
可憐共世子,
死不恨驪姬。
史君唾手了雄邊,
半夜移春入北園。
一雙角子影娉婷,問取年華近算丁。
種得瓠花添鬢福,愿花常好鬢常青。
山洞盤空石齒參,舊游奇絕思難堪。
六朝芳草迷幽澗,萬井寒煙隔翠嵐。
疏影枝枝留月下,暗香歲歲到江南。
梅田況與匡廬近,飛錫歸來夢未酣。
歡從京口來,儂向秦淮住。
一夜暮潮生,分離不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