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長和詩復酬二首 其二
君往東湖我左湖,田園歸去亦良圖。
縱如傅說妙調鼎,終羨淵明高引壺。
清峭臺中各陳跡,翠微亭上偶歡呼。
江東浙右從今后,永夜月同千里孤。
君往東湖我左湖,田園歸去亦良圖。
縱如傅說妙調鼎,終羨淵明高引壺。
清峭臺中各陳跡,翠微亭上偶歡呼。
江東浙右從今后,永夜月同千里孤。
你前往東湖我去往左湖,歸返田園也是不錯的打算。縱然能像傅說一樣善于治理國家,最終還是羨慕陶淵明悠然飲酒的高雅。御史臺的清峻往事都已成為舊跡,在翠微亭上我們曾偶然歡呼。從今以后,江東浙右兩地,我們將共享著千里之外孤獨的明月。
左湖:可能是與東湖相對的一個湖名。
良圖:好的打算、謀劃。
傅說:商代名相,傳說他曾以版筑為業,后被商王武丁任命為相,治理國家。調鼎:原指烹飪食物,后比喻治理國家。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詩人,以隱居田園、飲酒賦詩著稱,引壺:指飲酒。
清峭臺:可能指御史臺,清峭形容其風格嚴正。陳跡:過去的事跡。
翠微亭:可能是一個具體的亭子名稱。
江東浙右:泛指江南地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和友人分別前往不同的地方,可能官場經歷讓詩人心生倦意,向往田園生活,在與友人分別后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友人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與友人分別的情思。其特點是用典巧妙,將仕途與歸隱進行對比。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在特定心境下的情感抒發,體現了當時文人對人生選擇的思考。
青鸞穩駕紫云車,天上歸來月欲斜。吹斷玉笙人去遠,瑤池開遍碧桃花。
疏鑿分更日已多,乾坤無奈一黃河。天生會有龍門手,人世空傳《瓠子歌》。
數間茅屋萬山巔,天賜閑人地自偏。門外遠峰銜落日,檐前古木臥蒼煙。葛衣草食從吾志,紙帳蒲團了夙緣。偶向空城裁翠柏,莫將境會趙州禪。
雞山俯鷲溪,亭子畫堂西。流水茭蒲合,陽林竹樹齊。耕桑煙外集,賓客雨中攜。萬事俱塵土,詩成手自題。
一從江嶺暗流氛,凄斷彤墀鴛鷺群。沉璧晚依滄海月,采薇春剪越山云。西周薄伐思雄旅,南國專征有冠軍。憔悴夷門舊時客,白頭空負信陵君。
心印無端付與儂。儂心底日竟云空。誰知三浴三熏后,猶在一花一葉中。人未老,墨方濃。蠻箋小字為誰雄。詩囊莫與雙雙鯉,逐浪潛淵俱化龍。
玉堂仙人冰雪姿,幾度月明勞夢思。畫中相見好顏色,只有鐵心如舊時。
有樹芃芃兮山之阿。樹枝欲靜兮天風多。風不停兮柰爾何。兒有祿養兮為親怡。親不待兮將何為。感皋魚兮淚空垂。我語天風兮莫吹彼樹上烏。彼烏能反哺啞啞引其雛。嗟嗟我生兮不如烏。
冀北奇才萬馬空,驚人佳句墨深濃。春風桃李人應識,要看寒溪澗底松。
羌笛頻吹喚奈何,離情分付大江波。樓頭忍復看楊柳,山徑空思采薜蘿。鄉夢漸同秋葉少,客愁翻比暮云多。庾郎莫苦吟詞賦,心鐵難禁日夜磨。
人心故不平,動如淵與岳。渟峙若有矩,處之輒陷落。孤鳥飛云端,吹塵不可學。懼哉彼游子,惕惕當思索。
賤生常不樂,此日更蕭騷。漢苑驚烽燧,胡塵老鬢毛。蒺藜兼雪下,刁斗入云高。羈紲何為者,承歡愧爾曹。
立馬雙橋日欲斜,沙塵吹霧暗征車。從今絕跡江南去,只見青山不見沙。
名高臺鼎風流詘,藻奪云霞竹帛難。天使文章兼事業,君能才子復尊官。行當自勒燕然石,更有誰登漢將壇。節鉞非榮君可貴,范韓揚馬一時看。
紫泉宮外曉煙和,萬綠條含太液波。只有帝家春色好,爭禁人世別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