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宗即席和端字韻三首提舶退即足之予第三詩經夕方和錄呈二家
毫禿中山硯滌端,社中詩令不容寬。
難追老杜風騷手,徒費昌黎點勘丹。
搜我枯腸須鬢皓,吟公佳句齒牙寒。
自慙淺陋如曹鄶,季子觀風定不觀。
毫禿中山硯滌端,社中詩令不容寬。
難追老杜風騷手,徒費昌黎點勘丹。
搜我枯腸須鬢皓,吟公佳句齒牙寒。
自慙淺陋如曹鄶,季子觀風定不觀。
毛筆用禿,中山的好硯與端溪名硯也洗凈了,詩社里的詩令十分嚴格不容放寬。我難以追上杜甫那樣有高超作詩本領的人,白白耗費了如韓愈批閱文章那樣的精力。我搜腸刮肚作詩,須鬢都變白了,吟誦您的佳句讓我自感寒酸。我慚愧自己才學淺陋如同曹國和鄶國,季札來觀風一定不會對我多看一眼。
毫禿中山:中山產兔毫,可制筆,“毫禿中山”指毛筆用禿。
硯滌端:端指端溪硯,是名硯,“硯滌端”指洗凈端硯。
社:詩社。
老杜:指杜甫。
昌黎:指韓愈,他自稱昌黎先生。點勘丹:指韓愈批閱文章。
曹鄶(kuài):春秋時兩個小國,常用來比喻淺陋。
季子觀風:季子即季札,春秋時吳國貴族,曾到魯國觀樂,以觀各國風俗、政治興衰。
從詩題可知是在宴席上和韻之作??赡墚敃r詩社聚會,大家以詩會友,有嚴格的詩令要求。詩人面對他人佳作,深感自己才學有限,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自謙才學淺陋,難以與他人在詩藝上相媲美。其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典故委婉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詩社活動的一個側面。
天水相浮合渺漫,杖藜翹首得遐觀。祇應臺上開閶闔,便覺銀潢到耳端。
開到櫻花春色賤。不放春歸,早是春過半??纯淳G陰沉酒盞。家家人醉離春宴。往歲春情扃水殿。又見梅花,莫道春還淺。我已歸心牽柳線。牽情更過江南岸。
蟻浮金椀濁,妓壓畫船低。
參天風韻。些子春光渾占盡。泄泄昌昌。始信人間是樂鄉。陶潛張緒。標格何堪同日語。千手觀音。雨后應能見佛心。
猶喜平生蟹螯手,尚能半幅寫行書。
情天好住。只在長條牽系處。無限精神。接引從來多少人。春三二月。不放離人輕易別??v使春歸。依舊殷勤挽落暉。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
春情好在。情共春融深作海。海闊無邊。波浪軒然更接天。從來踽踽。不會人前相爾汝。莫放春過。新婦相看漸作婆。
書來整整復斜斜。
看看春又到庭階。著意遣梅開。昨日青鸞消息。今朝芳草情懷。馀寒猶在,早春天氣,煞費安排。不到風和日暖,鶯兒那肯歌來。
坐食今添幾支遁,煮鹽那得百弘羊。
曉寒生。晚寒生。淡淡陰中薄薄晴。流鶯三兩聲。曉山橫。晚山橫。芳草連云尚未能。春風千里情。
吾儕歸臥髀骨裂,會友攜壺勞行役。
憶春心。怨春心。才為花晴又作陰。翻憐春意深。待相尋。莫相尋。除了梅花便不禁。馀寒猶在林。
年年縱被春情誤。莫道春情無著處。海棠開了好題詩,綠柳陰濃聽燕語。人生自有真情緒。不合空教愁里度。與君俱是眼前人,領取從來無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