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林江州題高遠亭
眼明廬阜翠橫空,疑是云頭屹夏峰。
遺跡君應懷圣治,故家我亦念歸宗。
遙瞻瀑水三千尺,猶隔巫山十二重。
亭上主人高更遠,天然丘壑在心匈。
眼明廬阜翠橫空,疑是云頭屹夏峰。
遺跡君應懷圣治,故家我亦念歸宗。
遙瞻瀑水三千尺,猶隔巫山十二重。
亭上主人高更遠,天然丘壑在心匈。
眼睛為廬山翠綠橫亙天空的景色而明亮,懷疑那是云頭矗立著的夏峰。你應會懷念圣明之治的遺跡,我也想念著回歸自己的故家宗族。遠遠眺望三千尺的瀑布水,卻還隔著重重山巒。亭上的主人境界更高更遠,天然的山川溝壑都在他心中。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廬阜:廬山。
夏峰:可能泛指高聳的山峰。
圣治:圣明的治理,這里可能指歷史上的賢明時代。
故家:舊家族、故鄉。
丘壑:指山水幽深之處,也比喻深遠的意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與林江州交往,林江州題高遠亭詩后,詩人依韻和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或動蕩,引發詩人對歷史和自身家族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圍繞對景色的欣賞、歷史的懷想和對他人境界的贊美。特點是景情交融,借景抒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文學素養。
只隔秦淮路,清幽與市分。溪聲數番雨,鶴夢幾重云。古研臨池洗,名香掃石焚。客來方坐定,鳥語恰殷勤。
草野猶王土,江山匪故家。長眠思白日,每飯念神華。漢壘無龍額,秦關有馬加。南枝春信斷,休問嶺頭花。
話盡寒宵火一圍,佛燈明滅月光微。推窗錯訝東方白,柳絮和風點衲衣。
月露西軒夜色闌,孤衾不耐五更寒。君情莫作花稍露,才對朝曦濕便乾。
鎖鑰云中久借恂,秋風戎馬凈邊塵。登樓坐嘯千門月,挾纊長留萬里春。拙宦我甘隨牒遠,忘年君自托交神。已聞公府資為憲,佇見天書下紫宸。
天氣肅肅當嚴冬,大地凜冽號朔風。扶桑曜雪韜瞳鋋,屏翳一色浮鴻蒙。斯須素景搖太空,霏花糝葉何茸豐。六出巧自造化工,覆纊敷縞遠近同。綴瓊貼瑤緣墻墉,輕盈宛轉穿簾櫳。千門萬戶光玲瓏,積平坎窞增丘封。凍合溝瀆流靡通,林沼幻出銀芙蓉。遂令松篁失青蔥,翰飛蠕動寂斂蹤。萬蘗之暇坐九重,豈不自足鮮與醲。一念所重存瘝恫,荷戈披甲防虜戎。況復懷此為沖沖,維時預兆年歲豐。滋潤麰麥消螟螽,騰歡溢喜畎畝農。
九曲河流返漢槎,蓬萊原有野人家。堪傷地僻虛談麈,總是山高障落霞。花發舊林春自足,醉來清夜月遍賒。尚知造化猶憐拙,孤嶼仍留篆鳥沙。
譜中不見見屏中,正與花王雅目同。別駕破荒吟好句,少陵詩里擘輕紅。
尋春杖屨偶乘閒,多謝詩囊肯破慳。坐石有言盟白石,愛山隨意買青山。
號姨騎馬去朝天,淡掃蛾眉真可憐。不識馬頭毬兩串,也如枝上粉團團。
詩瓢遠遠出林間,紫水西來轉數灣。春過末由賡短唱,騷壇愁殺舊盟寒。
病起身仍懶,眠多意尚迷。筆成今夕把,書似隔年題。久恨心期阻,難邀物理齊。燈花應解事,岑寂向人低。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來歸。還聞稚子說,有客款柴扉。儐從皆珠玳,裘馬悉輕肥。軒蓋昭墟落,傳瑞生光輝。疑是徐方牧,既是復疑非。思舊昔言有,此道今已微。物情棄疵賤,何獨顧衡闈。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懷情徒草草,淚下空霏霏。寄書云間雁,為我西北飛。
立春先一日,寒絕雨難晴。未盡玄黃血,猶含殺伐聲。北人嫌日暖,南國喜春明。雪自邊關至,年來滿越城。
多病頻辭客,無人自掩扉。斸松供藥火,葺葉補漁衣。日月雙丸疾,乾坤一粟微。不須求外道,悟此是玄機。野興在漁艇,風潮不憚勞。苔生肥石骨,水落瘦溪毛。霜重稻粱熟,天清雁字高。醉馀歌古調,人事析秋毫。閉門逃俗客,攜酒過禪關。灶古茶煙斷,碑殘雨蘚瘢。秋僧行影瘦,夜鶴病翎寒。片月隨人到,孤琴對佛彈。百事謀何拙,一閒夢亦清。定交毛穎子,結怨孔方兄。鶴影云煙瘦,蟬聲風露輕。寸心虛白久,蛻骨待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