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萬先之讀莊子
莊生蔽于天,先儒已能言。
六經有真味,奚用食馬肝。
王何佐其高,遺害今猶存。
夫君高明士,寄趣名理間。
恐蹈賢者過,因詩與君論。
莊生蔽于天,先儒已能言。
六經有真味,奚用食馬肝。
王何佐其高,遺害今猶存。
夫君高明士,寄趣名理間。
恐蹈賢者過,因詩與君論。
莊子被自然觀念所蒙蔽,前代儒者已能指出這點。六經里有真正的韻味,何必去追求那些如食馬肝般玄虛無用的東西。王弼、何晏助長了莊子學說的高妙之風,其遺害至今仍存在。您是高明之士,志趣寄托在名理之間。我怕您重蹈賢者的過錯,因此寫詩與您討論。
莊生蔽于天:莊子被自然觀念所局限。《荀子·解蔽》有‘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食馬肝:古人認為馬肝有毒不能吃,后比喻不應鉆研的、無用的學問。
王何:指王弼、何晏,魏晉玄學代表人物,推崇老莊思想。
名理:指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異,是魏晉清談的主要內容。
這首詩創作于宋代,當時理學興盛,強調對儒家經典的研讀。詩人的友人萬先之對莊子學說及名理之學感興趣,詩人擔心友人偏離正統學問,故而寫詩勸誡。
此詩主旨是勸誡友人回歸儒家正統學問,避免陷入玄虛無用之學。其特點是觀點明確,直抒胸臆。在當時理學盛行的文學環境中,體現了維護正統學術的態度。
落落朝霞紅冠林,紛紛山靄翠迷岑。一川灌莽人分牧,千丈石潭龍或吟。烈日每愁看赤地,玄云即待起層陰。眼中百物嗟凋耗,多難誰知天地心。
雪格冰姿蠟蒂紅,水邊山畔淡煙籠。江風也似知人意,密遞清香到室中。
造化洪爐鼓不停,辣風熨草似氈平。渙肌酸汗出如注,烙體炎暉觸似烹。夸父相逢應爍舌,悟空久困也熏晴。雷公乏力蒼龍老,偶向云頭嘆數聲。
鍊行修身結佛冤,未曾說著齒先寒。老來不愿西方去,樂得閻浮眼界寬。
高阜棱層下坎平,望中銀漢覺虛明。當窗不辨青松色,近水惟聞折竹聲。無數鷗群眠淺渚,一行雁字跡高城。吟窩此景須增價,紙帳圍屏分外清。
甘泉荒漠盼深眸,縱是矇騰亦解愁。一眺行人病中起,恰如偃草復昂頭。
燁燁江上蘭,冉冉山中桂。春風發華滋,堪以結吾佩。如何蕭與艾,忽然滿中路。徘徊不可問,潸焉空隕涕。
曚昽曉霧勒晨光,一樣隆寒兩月強。欲和陽春呵凍硯,老夫持酒手猶僵。
青山玉立暮煙紫,雁雁低飛落秋水。樹頭斜日照寒沙,船杙寒潮兩相倚。老翁共言知若何,定言江上有風波。乘潮撒網得魚少,入市賣魚錢不多。昨日螺蚌網中得,中有明珠人不識。我無所用還老龍,醉起推蓬四天碧。見說山中多蕨薇,采而食之無是非。雖是無魚換村酒,也好尋仙看弈棋。我觀此畫倚江閣,耿耿無言山日落。何當走訪真老漁,添我船頭共盤礴。
天臺深處集群仙,重慶堂高啟壽筵。洞口蟠桃春爛熳,庭前舞鶴晝蹁躚。閒情都付耆英會,遺愛猶歌太守賢。悵望云山寄遙祝,故情誰似老同年。
別時楊花落,別后藕花芳。惜往覺日短,望來覺日長。
綠天無縫。午風吹、晴旭便回飛鞚。樓閣愔愔,放涼蟬嘶夢。詩魂懵懂。踢世外、滄洲搖動。刺眼戎葵,莞焉如訴,劫灰留種。東來橐駝潮涌。有神叢蕃學,馬矢連棟。木魅驅除,快幽禽嘲弄。塵凡倥傯。轉容得、冷吟孤諷。顧盼秋來,錦離支熟,素馨花供。
北墅花連屋,東園菊繞莊。病長陪客坐,老不厭人狂。鵝鴨雙陂雨,楂梨小樹霜。他年倘相遇,里邑定名方。
舊游憶鼓湘湖棹,自凈風微江練平。小艇曲穿花底出,游魚相伴鏡中行。別來漫想心徒切,畫里重看眼亦明。素石蒼松是何處,愿從巢父濯冠纓。
番陽臺上生春草,湖外之山為誰好。滄波日日送征帆,多少行人此中老。翁昔少年初遠游,吳楚東南事幽討。江海詩名三十年,盡攬風煙入行稿。歸臥冠山一半云,知足由來合天道。黃金似水供歲時,白發如霜照清昊。卻留一半與諸君,若個似翁歸亦早。傍人錯比爭墩翁,翁若聞之應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