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翁晉梅花詩十三首 其六
獨持風格見孤標,不學修眉與細腰。近水宜承交甫佩,傍山應掛許由瓢。折來霜月憐香淡,寄去鄉關怨路遙。只有幽蘭湘浦上,芳魂千里可同招。
獨持風格見孤標,不學修眉與細腰。近水宜承交甫佩,傍山應掛許由瓢。折來霜月憐香淡,寄去鄉關怨路遙。只有幽蘭湘浦上,芳魂千里可同招。
游云紛擾混太清,蒼茫萬里晦月明。
豈是貞明能為改,卻緣外面縱且橫。
縱橫云靄盡能撥,一輪即見當天發。
當天皎皎月照人,今古何曾人照月。
千江萬江月盡圓,千人萬人誰知焉。
李白江頭捉月死,盡笑李白醉而顛。
江中那有月可捉,舉首獨立空茫然。
空茫然,月在天,古來祗有一心傳。
休教心外便便言,當時豈啻李白醉江邊。
覽輝儀鳳下高岑,有道朝廷夬決陰。
宣室禮成熙洽象,明堂樂奏治安音。
嘉祥已慶連金穎,盛事還祈獻石砧。
只道太平無以報,誰知堯德舜功深。
梵宮樓閣正橫虛,俯瞰平疇一幅書。
宿鳥投林迷所自,野貛尋穴失其初。
茅柴熟處功非細,榾柮燒來計未疎。
回首少年觀校獵,忽飛一騎射山狙。
與君托鄉閭,東野連西墅。
誰知俯仰閑,各各歲年暮。
當時同隊魚,十已九捐故。
君抱珪璧姿,方獲展寸步。
梁棟須群材,榱桷共支拄。
生從匠石園,一一居王所。
何必效鷗鳧,江湖任來去。
但須飽讀易,細翫奇耦數。
問之何將迎,終然抱璞素。
砥柱三門津,波瀾自流注。
神虬卷水向空噴,溝澮充盈到盎盆。
天上只消些少力,人閑知受幾多恩。
江沱樂意魚夫婦,淇澳生涯龍子孫。
無限槁枯皆被澤,阿香一擊尚驚魂。
丁年曾授此東州,懇懇牋天得罷休。
七上八下忽九閏,十洲三島終一游。
人言官貴體當重,自笑兒癡病未瘳。
只為君恩深莫報,明年春盡得歸不。
頹年寒暑不能禁,休較玄枵與實沈。
自古難銷兒輩口,從來幸契老天心。
農登稼穡多儲寶,盜息萑蒲罕竊簪。
持此效君強曝背,庶幾三徑許歸尋。
凜凜清規百世師,功名僅見奉天時。
忠謀任起奸邪忌,感泣寧無士卒思。
落日桑榆存舊跡,西風蘆葦護荒祠。
忠宣流落何遺恨,留得良方與后醫。
水潑衾裘夜臥難,也休暖足喚端端。
平生自是冰為氏,此際何妨火紀官。
無色圖從天地展,有聲畫與古今看。
忽思十萬邊兵冷,膚體相關豈獨胖。
六丁海面揭封回,天上屯云撮得來。
連月不曾聽澍雨,今年方始見轟雷。
定知水畎移秧插,底用泥涂把谷栽。
聞說君王勤露禱,固應妖魃不能災。
山川城郭同一形,市人鴉鵲同一聲。
吾身本自備萬物,萬物何有非吾身。
此心虛徹公則明,事至能應物能名。
君不見神心精舍袁主人,叱咤風雷呵鬼神。
東西南北幸同官,休作班荊解后看。
一笑喜逢粳秫賤,相攀莫待菊茱殘。
沙鷗點點投波沒,簷鵲聲聲帶日干。
美景良辰同賞樂,四并誰道古來難。
滕翁只道老非才,不料窮冬雪壯哉。
擬撥寒蔬尋早韭,試尋玉樹索寒梅。
孤汀錯認鶿為鷺,四野偏宜牟與來。
聞說廣鞮西北走,將軍已自播州回。
臘盡客蕭蕭,系船當遠郊。
凍苔龜曝日,古樹鵲營巢。
野老掃寒屋,騷人寄午庖。
不知何所見,能索近詩抄。
夜深如水潑衣衾,曉看皚皚冒碧岑。
以潔藏污窺物理,由仁行義見天心。
但教南畝多呈瑞,何必東夷屢獻琛。
麥熟吾時歸印綬,不能者止念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