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省后園修竹可愛胡正字有詩次韻
不俗更嫌俗,風枝時拂墻。
青青映藜燭,細細雜蕓香。
勁節老方見,清陰寒欲藏。
蕭疎似吾輩,味向靜中長。
不俗更嫌俗,風枝時拂墻。
青青映藜燭,細細雜蕓香。
勁節老方見,清陰寒欲藏。
蕭疎似吾輩,味向靜中長。
竹子超凡脫俗,更嫌棄世俗,它的枝葉隨風不時輕拂著墻。翠綠的顏色映襯著藜草做的燭火,竹香與蕓草香細細交織。竹子的剛勁氣節到年老時才更凸顯,清涼的樹陰在寒冷中仿佛要隱藏起來。它的疏朗姿態就像我們這些人,韻味在寧靜中慢慢悠長。
不俗:指竹子超凡脫俗。
藜燭:用藜草做的燭。
蕓香:一種香草,常置于書籍中防蠹。
勁節:指竹子剛勁的氣節。
蕭疎:同“稀疏”,形容竹子的形態。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秘書省任職期間。秘書省環境清幽,后園的竹子引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當時詩人或許身處官場,卻不愿沾染世俗之氣,看到竹子的品質,借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竹言志,突出特點是以竹喻人,形象地展現出詩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借物抒情的常見創作風格。
功名自古是危機,誰似先生早拂衣。好向五湖尋一舸,霜黃木葉雁初飛。
不僧不道不溫柔。九伯人前不害羞。覺性一時超法界,知身億劫是吾囚。改頭換面人難悟,走骨行尸我不憂。得意忘形還樸去,從教人笑不風流。
遠客思鄉未得歸,征鴻又見度斜暉。黃蘆洲渚霜前至,紅葉關河畫里飛。別后望君消息久,亂來哀我弟兄稀。憑高此日堪腸斷,那復江城搗暮衣。
新竹數莖明月侵,半窗光影半窗陰。巡檐欲共分良夜,不學相如賦上林。
黿鼉出沒吼煙濤,墨色江云不斷飄。喬口橘州何處是,滿汀蘆荻夜蕭蕭。
鳳尾爭高照映人,玉芽明潔出埃塵。也知欲救眾生病,共現如來智智身。
不為相逢嘆陸沉,總緣離別易傷心。孤臣命似湘云薄,圣主恩同漢水深。
自負孤高伴歲寒,玉堂茆舍一般看。頑風摧剝君知否,鐵笛一聲人倚欄。
臺上秋風草木疏,臺前清泚數游魚。謫仙他日騎鯨去,未必三生不是渠。
為問三秦驄馬使,獨探形勝故遲回。云扶華岳中天起,地轉黃河西極來。秋草空迷長樂苑,夕陽猶傍集靈臺。漢家千載論封禪,應惜文園作賦才。
竊祿忘歸我自羞,豐年底事汝憂愁。不須更待飛鳶墮,方念平生馬少游。
焚香禮玄梵,肅駕朝紫宸。游云結華蓋,鮮飆翼飛輪。披煙上閣道,佩月攀鉤陳。服食丹霞漿,嗽咽甘露津?,槵樃瓒凑?,寂感虛皇嚬。飄飖廣莫風,舒嘯青林春。沆瀁六合外,永與無始鄰。
三月皇州望欲迷,涌金門外草初齊。滿山云氣不見日,一雨天街都作泥。溫室樹移鸚鵡去,玉津花落杜鵑啼。斷橋何日重攜酒,醉和兒童唱大堤。
細君散髻抱嬰兒,底事移家不皺眉。有句曾嘲窮處士,四婆元自解吟詩。
毒露炎炎海瘴浮,一軒誰與聒清秋。雨花天上清涼手,挽取銀河作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