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
萬里浮云卷碧山,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崢嶸。
人生飄忽百年內,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魚目亦笑我,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
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
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
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
曾參豈是殺人者,孔圣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
一生傲岸苦不諧,韓信羞將絳灌比,禰衡恥逐屠沽兒。
君不見李北海,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
萬里浮云卷碧山,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崢嶸。
人生飄忽百年內,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魚目亦笑我,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
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
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
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
曾參豈是殺人者,孔圣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
一生傲岸苦不諧,韓信羞將絳灌比,禰衡恥逐屠沽兒。
君不見李北海,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昨夜吳中下了一場大雪,你像王子猷一樣興致勃發。萬里浮云卷走了碧綠的山巒,你懷念我對酒夜飲,霜華潔白,玉床金井水波洶涌。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世人聽了這些話都掉頭而去,就像東風吹過馬耳邊。魚目也來嘲笑我,《折楊》《皇華》這樣的俗樂與高雅之音混同,晉平公聽琴枉費了清角之音。唱《巴人》之曲時誰肯應和《陽春》之調。楚地向來輕視珍奇的璞玉。我散盡黃金卻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直到白頭做儒生還被人輕視。我一顰一笑稍有不慎,就會招來小人像蒼蠅般的毀謗和織錦般的讒言。曾參哪里是殺人的人,孔子還為鳳凰和麒麟的出現而傷感,董龍又算什么雞狗之輩。我一生傲岸不與世俗相和,韓信羞于與絳侯、灌嬰并列,禰衡恥于與屠夫、酒販之流為伍。你沒看見李北海嗎,少年時就想隱居五湖,看到這些更看淡了功名利祿。
子猷:王徽之,字子猷,東晉名士,曾雪夜訪戴逵。
崢嶸:原形容山勢高峻,這里形容水勢洶涌。
魚目:比喻小人。
折楊、皇華:古代通俗樂曲。
清角:傳說中黃帝的音樂。
巴人、陽春:分別指通俗和高雅的樂曲。
奇璞:珍奇的璞玉,比喻有才華的人。
蒼蠅貝錦:比喻小人的讒言。
曾參:孔子弟子,有與他同名者殺人,別人告知其母,其母起初不信,后謠言多了也動搖。
孔圣傷鳳麟:孔子因鳳鳥不至、麒麟被獲而傷感。
董龍:十六國時前秦的佞臣。
韓信羞將絳灌比:韓信看不起絳侯周勃和潁陰侯灌嬰。
禰衡:東漢名士,看不起世俗之人。
李北海:李邕,曾任北海太守,為人剛直不阿。
此詩約作于天寶年間。當時政治腐敗,奸佞當道,賢才受抑。李白一生渴望施展抱負,卻屢遭挫折,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借答友人王十二之詩,抒發內心的憤懣。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和對世俗的批判。其突出特點是大量用典,情感強烈奔放。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白詩歌豪放飄逸、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風格。
楚江復為客,征棹方悠悠。
故人憫追送,置酒此南洲。
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
違此鄉山別,長謠去國愁。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
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
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東巖初解纜,南浦遂離群。
出沒同洲島,沿洄異渚??。
風煙猶可望,歌笑浩難聞。
路轉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奔濤上漫漫,積水下沄沄。
倏忽猶疑及,差池復兩分。
離離間遠樹,藹藹沒遙氛。
地上巴陵道,星連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鴻叫斷云。
仙舟不可見,搖思坐氛氳。
江潭共為客,洲浦獨迷津。
思積芳庭樹,心斷白眉人。
同衾成楚越,別島類胡秦。
林岸隨天轉,云峰逐望新。
遙遙終不見,默默坐含嚬。
念別疑三月,經游未一旬。
孤舟多逸興,誰共爾為鄰。
摘蘭藉芳月,祓宴坐回汀。
泛滟清流滿,葳蕤白芷生。
金弦揮趙瑟,玉指弄秦箏。
巖榭風光媚,郊園春樹平。
煙花飛御道,羅綺照昆明。
日落紅塵合,車馬亂縱橫。
白云蒼梧來,氛氳萬里色。
聞君太平世,棲泊靈臺側。
有道君匡國,無悶余在林。
白云峨眉上,歲晚來相尋。
望苑長為客,商山遂不歸。
誰憐北陵井,未息漢陰機。
空蒙巖雨霽,爛熳曉云歸。
嘯旅乘明發,奔橈騖斷磯。
蒼茫林岫轉,絡繹漲濤飛。
遠岸孤煙出,遙峰曙日微。
前瞻未能眴,坐望已相依。
曲直多今古,經過失是非。
還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
寄謝千金子,江海事多違。
寂寥守寒巷,幽獨臥空林。
松竹生虛白,階庭橫古今。
郁蒸炎夏晚,棟宇閟清陰。
軒窗交紫靄,簷戶對蒼岑。
鳳蘊仙人箓,鸞歌素女琴。
忘機委人代,閉牖察天心。
蛺蝶憐紅藥,蜻蜓愛碧潯。
坐觀萬象化,方見百年侵。
擾擾將何息,青青長苦吟。
愿隨白云駕,龍鶴相招尋。
肅徒歌伐木,騖楫漾輕舟。
靡迤隨回水,潺湲溯淺流。
煙沙分兩岸,露島夾雙洲。
古樹連云密,交峰入浪浮。
巖潭相映媚,溪谷屢環周。
路迥光逾逼,山深興轉幽。
麇鼯寒思晚,猿鳥暮聲秋。
誓息蘭臺策,將從桂樹游。
因書謝親愛,千歲覓蓬丘。
生涯良浩浩,天命固諄諄。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
疇昔逢堯日,衣冠仕漢辰。交游紛若鳳,詞翰宛如麟。
太息勞黃綬,長思謁紫宸。金蘭徒有契,玉樹已埋塵。
把臂雖無托,平生固亦親。援琴一流涕,舊館幾沾巾。
杳杳泉中夜,悠悠世上春。幽明長隔此,歌哭為何人。
六鐘翕協六變成,八佾徜徉八風生。
樂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肅肅藝祖,滔滔浚源。
有雄玉劍,作鎮金門。
玄王貽緒,后稷謀孫。
肇禋九廟,四海來尊。
在滌嘉豢,麗碑敬牲。角握之牝,色純之骍。
火傳陽燧,水溉陰精。太公胖俎,傅說和羹。
俎豆有馥,齊盛潔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鼓鐘管磬,肅唱和鳴。皇皇后祖,來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