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崔十五見招
爾有鳥跡書,相招琴溪飲。
手跡尺素中,如天落云錦。
讀罷向空笑,疑君在我前。
長吟字不滅,懷袖且三年。
爾有鳥跡書,相招琴溪飲。
手跡尺素中,如天落云錦。
讀罷向空笑,疑君在我前。
長吟字不滅,懷袖且三年。
你寫了書信,邀我到琴溪共飲。信就在那尺素之中,字跡猶如天上落下的云錦般美妙。讀完我對著天空歡笑,仿佛你就在我眼前。我長久吟誦,字跡也不會磨滅,我把它放在懷袖中已三年。
鳥跡書:指書信。
琴溪:水名。
尺素:古人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為“尺素”。
懷袖:放在懷中或袖里,意謂珍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友人崔十五寫信邀請詩人到琴溪游玩,詩人收到信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書信的珍視。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友人邀請的回應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讀信感受的描寫,生動展現出內心的歡喜。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唐代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詩歌表達情感的細膩。
可憐霸上真兒戲。怎覓埋憂地。舊時明月照燕山。閒聽雁音啼過一憑欄。暮年蕭瑟情何苦。愁絕蘭成賦。醉來莫唱望江南。渺渺天低鶻沒陣云酣。
淹留已半載,去住意何深。月色一千里,愁人方寸心。秋聲助搖落,生理嘆浮沈。松桂清霜滿,哀歌動故林。
一榻清風,故山邂逅欣相遇。綠陰池樹。蕩漾瑤翻處。赤日紅塵,前日中條路。人良苦。壯心如故??爝惩蹶栺S。
端居不愛滁山色,萬里椿庭夢想勞。南國亞卿新秩美,北都司馬舊名高。燈筵雪映傳書鶴,綵服春明獻歲桃。攜得釀泉供壽斝,興來應比醉翁豪。
長憶靈巖對卷簾,客居還此面晴尖。雨分西崦泉鳴屋,風借南鄰竹蓋檐。病寫烏絲清欲苦,眠拋白羽黑初甜。亂離未覺三遷定,行就君平試一占。
當年曾一面,此夜遇禪居。乍見不相識,驚看鬢漸疏。阿咸元自達,癡叔竟何如。別后馀玄草,毋忘寄敝廬。
妝濃未試芙蓉臉。卻扇涼猶淺。粉輕紅裊一生嬌。風外細香時伴、濕云飄。雙飛屬玉來還去。誰識幽閒趣。莫教疏雨暗黃昏。已是不禁秋色、怕銷魂。
劈口兩橈無剩法,點頭三下不容聲。謝師付授從今了,一段風流畫不成。
五色宮袍照驛槐,曉辭青鎖暮金臺。庭闈夢遠無舟到,諫議情多有疏來。仙旆遠從荒服過,慶筵重對海門開。石船山下黃梅雨,添取恩波入壽杯。
游子心情歲暮時,畫船來往幾歡悲。夫人祠下寒潮水,自展醪牲讀蔡碑。
快雪時晴西日微,陰陰碧殿鎖林扉。山中白云好留客,枝上野梅寒拂衣。經床無風花自落,瓊田如海鶴爭飛。諸郎授簡皆能賦,況復東林此會稀。
車馬集深巷,寒飆凈塵氛。肅登君子堂,晤言得交欣。憶在先皇初,奉對慚謏聞。同榜三百馀,一一揚清芬。俛仰三十年,忽忽驚離群。聚散豈足言,零落悲朝曛。攜手僅十人,況有天涯分。幸哉身尚健,無惜杯行勤。我齒后諸公,霜髯倏其殷。茲會寧偶爾,所期在崇文。圖報各勉旃,繼圣真華勛。張燈出新令,促席矜壚薰。禁鼓屢換更,客顏亦沾醺。月上未忍別,悠然賦停云。
底事驟清涼,開襟共此堂。正逢甲子雨,況是水云鄉。說法風帆定,無機魚鳥忘。一身天地小,吾亦愛吾狂。
深仁何與扶傾事。榻畔難容睡。橋成靈鵲借生天。長是淚花凝面已三年。貪歡怕聽潺潺雨。誰省憑欄苦。冰綃裁剪北行詞。爭得江南巷哭似當時。
急雨來東郡,蕭蕭亂入云。禱祠諸路見,亢旱一春聞。風疾吹疑斷,天高灑易紛。都饒萬民望,吾亦洗炎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