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連氏妻方奉姑甚謹姑死刻木像事之越十年不怠郡守張公子韶下車命諸邑訪孝義予披牒至其家獲觀木像感嘆不已因書四十字時紹興丙子七月十四日也
純孝世稀有,事亡人所難。
堪嘉里曾子,況有婦丁蘭。
守令方尊禮,鄉閭競聳觀。
名將聞帝闕,旌表及門闌。
純孝世稀有,事亡人所難。
堪嘉里曾子,況有婦丁蘭。
守令方尊禮,鄉閭競聳觀。
名將聞帝闕,旌表及門闌。
純粹的孝道世間少有,侍奉已去世的人更是常人難以做到。值得稱贊這鄉里如同曾子般的孝子,更何況還有像丁蘭一樣的賢婦。郡守正在尊崇禮遇他們,鄉里人都競相圍觀。他們的美名將會傳到朝廷,朝廷會上門進行旌表。
純孝:純粹的孝道。
事亡:侍奉去世的人。
堪嘉:值得稱贊。里曾子:指鄉里像曾子一樣孝順的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稱。
婦丁蘭:丁蘭是古代有名的孝子,傳說他刻木為母像侍奉,這里指橫山連氏妻方。
守令:郡守和縣令,這里主要指郡守張公子韶。尊禮:尊崇禮遇。
鄉閭:鄉里。聳觀:競相觀看。
名:美名。帝闕:朝廷。
旌表:朝廷對遵守道德規范的人進行表彰,門闌:家門
紹興丙子年(公元1156 年)七月十四日,郡守張公子韶到任后命各邑尋訪孝義之事。詩人在查閱相關文書后到橫山連氏妻方家,看到其刻木像侍奉婆婆的情景,感嘆之余寫下此詩。當時社會重視道德倫理,推崇孝道,朝廷也鼓勵這種行為。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橫山連氏妻方的純孝行為,突出孝道的難能可貴。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當時社會背景下,對弘揚孝道文化有積極影響。
帝城官妓出湖邊,盡作軍裝斗畫船。奪得錦標權遺喜,金銀關會賞嬋娟。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風煙觸處歡無限,倒著接?歸去晚。林梢璧月弄清輝,斗插山花笑而莞。華堂秉燭競飛觴,浪語清狂勝弦管。探囊爭出錦段新,燦燦珠璣光溢眼。
春暉陶宇內,萬物皆化生。顧茲寸草微,感時亦敷榮。春暉母恩深,寸草兒心短。母恩苦未報,歲月忽成晚。朝焉采其榮,暮焉掇其芳。百拜謝春暉,天地恩難忘。
封植何人考厥初,一枝價直萬瓊琚。未央宮里三千女,捲上朱簾總不如。
一枝分取到山家,月映疏籬水映花。欲把贈梅詩贈菊,暗香浮動影橫斜。
武陵賢宰多愛民,若使逋逃猶避秦。城頭常懸歲時雨,洞口不隔天地春。君探奇蹤問漁父,雞犬日閒似太古。一澗如空石作橋,千家相接蓬為戶。輟棹問津沅水西,厚俗非關晉風土。沙丘半路沒祖龍,阿房那聽咸陽鐘。荊南斜日莽迢遞,目窮候雁徒支筇。我欲勝游系懷抱,昨夜夢著巴陵道。誰能寫出桃源圖,仙花長紅春長好。含毫搆思通神明,漢江髣髴東流聲。寄我半幅見兩絕,兼之大篇殊縱橫。斗室豁然入浩渺,坐間波動煙霞生。蔣王云仍豈凡骨,一脈來自建康城。楊子相知念衰老,建安回首中原情。
東西岐路一橋分,南北人家兩岸村。賣酒青簾懸屋角,采菱小艇系籬根。不將姓字通朝市,只許詩書遺子孫。我亦江湖倦游客,卜鄰他日愿從君。
白首百歲期,青春三月暮。荒涼雞下柵,寂寞鶯啼樹。山水越王城,行人雨中去。
春意方酣紅杏蕊,秋聲又戰碧梧枝。野人不識春官歷,坐閱榮枯紀歲時。
幽人宴息在林園,不信城闉車馬繁。鏡里芙蓉臨玉沼,煙中樓閣俯青原。荒臺鳳去云俱寂,茂苑鶯啼日自喧。合有神仙來此地,時占紫氣候前軒。
江南別,樽酒盡平生。十日平原澆綠蟻,一天風雪藝黃精。一笑客何能。
江聲萬馬來,勢欲沖夜枕。志士足多感,坐起安得寢。靜聽風雨急,透骨寒凜凜。湖湘湊遠浸,巴蜀動馀淰。誰令限南北,洶怒欲相諗。落落弭兵心,于今成貝錦。薦玉期捧盤,墮甑如拾沈。尊中有瓊花,明朝且轟飲。
舉世總癡愚,貪戀財色,無不迷錯。一個丹誠,趁輕肥為作。三耀照、寧曾畏慎,四時長,追歡取東。越頻頻做,恰似飛蛾,見火常投托。光中方省悟,體爛怎追卻。悔恨遲遲,已遭逢燒烙。能遠害、焉今禍患,會全身、那經灼爍。請于身看,只被利名榮華縛。
海上多時斷去舟,公來容易渡南州。子胥江上逢漁父,莫是神明遣汝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