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子輔赴召 其二
今日朝廷議,如聞少及民。
諸侯無患楚,三戶可亡秦。
但使誅求減,常令貢賦均。
荒年免離散,率土盡王臣。
今日朝廷議,如聞少及民。
諸侯無患楚,三戶可亡秦。
但使誅求減,常令貢賦均。
荒年免離散,率土盡王臣。
如今朝廷的議論,好像很少涉及到百姓。諸侯們不要輕視楚國,哪怕只剩三戶人家也能滅掉秦國。只要能減少對百姓的苛捐雜稅,讓貢賦公平合理。荒年時百姓就不會流離失所,全國百姓都會誠心歸服朝廷。
少及民:很少涉及到百姓。
諸侯無患楚,三戶可亡秦:典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意思是不要小看楚國,即使只剩幾戶人家也有滅秦的力量,這里表示百姓力量不可小覷。
誅求:指苛捐雜稅。
貢賦:指百姓向朝廷繳納的賦稅。
率土:指全國。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能看出當時朝廷政策可能存在忽視百姓、賦稅過重等問題。詩人看到百姓生活艱難,期望朝廷能進行政策調整,故而創作此詩勸誡。
這首詩主旨是希望朝廷關注百姓,減輕賦稅。特點是借典故說理,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矛盾和文人對民生的關注。
一帶清溪暗長潮,片云頭上雨蕭蕭。草頭才見春歸路,攀附東風上柳條。
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云。
臨空瞰闊俯清溪,閣占黃堂西復西。我昔曾攀郎宿近,只今人指二星齊。
功名人比漢淮陰,猛虎俄因犬輩擒。星落旄頭兵似火,云屯細柳士如林。豈期虞虢乖唇齒,謾倚良平作腹心。灑盡英雄憂國淚,變風那得不傷今。消盡群陽道長陰,將軍何患敵難擒。唐家外望歸藩鎮,漢室中興仰羽林。忽墮曹吳分鼎計,方知胡越濟舟心。依然錦繡山川在,一旦浮云變古今。
衰病臥春雨,疏懶甘閒居。群芳想搖落,庭草青有馀。久懷遺世志,似與冠裳疏。數日理輕裝,自捲泛勝書。中丞未解縛,對景增躊躇。決策定長往,抽毫賦遂初。天機愁日淺,俗絆隨時祛。還家席門坐,不用來軒車。
噴人清馥偏閒庭,心醉銀釭對醁醽。高髻月娥呈素面,孤云天蓋拂明星。腰支天裊愁縈緒,玉佩招搖尚典刑。著意政須延永夜,新條明日定飄零。
情波翠遠,情天碧窈,鍊石靈媧難補。神仙何事兩飄零,算多此、今宵一聚。璇宮兔杵,璇閨鴛杼。等是傷心兒女。細思畢竟勝姮娥,但守定、冰輪終古。
重陽節,何可說。籬菊新開剪剪金,霜柑微露團團月。元亮攢眉回去見境生情,閩王特地緘來弄巧成拙。處處登高看不徹。
落日半亭榭,山影沒壺中。蒼然欲不可極,迢遞未歸鴻。錦織家人何在,春寄故人不到,寂寞聽疏鐘。木末見江去,無雪著漁翁。詞舂容,歌慷慨,語玲瓏。歲云暮矣相見,明日是東風。遠想使君臺上,攜手與人同樂,中夜說元龍。世事無足語,且看燭花紅。
如何又是三春至,鶯語東家。燕語西家。看盡桃花更李花。如何又是三春去,綠滿窗紗。紅斷窗紗。數盡昏鴉更曉鴉。
夢草凄涼,漢宮遺下搔頭玉。淡妝素束。一顧傾紅綠。清露晨流,仿佛香盈掬。娛幽獨。廣寒留宿。疑舞霓裳曲。
天高孤月小,海闊萬山連。身世云間鶴,乾坤浪里船。逃禪留客醉,開閣倚云眠。探得驪珠在,神光照佛前。
寒氣森森護石臺,瓊林都向碧山栽。天低野闊雀方至,樹老香疏蝶未來。縞袂夜深還積雪,鐵衣歲久忽生苔。東風消息江皋動,數點先從嶺上開。花中萼綠夙稱仙,特立亭亭斷俗緣。綃帳乍開晴飏雪,羽衣初化曉浮煙。生成孤瘦依檐下,收盡高寒到檻前。最愛林間清意味,片云流地月當天。隔歲東君到隴頭,幾多芳信問誰收。月明野寺僧橫榻,風定江橋客倚舟。玉骨三更偏耐冷,冰心一片不容愁。贈來雙樹供寥寂。伴我云房作臥游。臘盡枝頭破凍痕,故園春色共誰溫。斜穿松竹依三徑,橫埽風塵別一村。獨夜相思曾入夢,空山無侶合銷魂。騎驢人過渾難覓,雪壓籬墻水抱門。不學新妝斗漢宮,山家偏與暗香通。豐姿半入吟懷瘦,色相全從望眼空。古石開尊松影下,虛窗倚枕雪聲中。清魂何處堪招得,多在蕭蕭落木叢。洗盡鉛華辟盡塵,只將淡泊對山人。相逢硯北憐寒夜,每向江南報早春。占斷群花知爾獨,探回孤館憶君頻。當年若個丹青手,紙帳圖來總未真。寂寂蓬門靜與依,瓊姿照處遍生輝。笑憑欄側珠鈿委,睡起花間翠羽飛。幾度霜威還是好,一番風信未全稀。林逋去后詩零落,惆悵孤山獨鶴歸。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別有孤芳只自知,沖寒野岸忽橫枝。山妻寂寞還邀笑,驛使招遙正寄思。瘦石疏篁君倚處,清談小飲客來時。此間喜得羅浮伴,靜對明窗擬賦詩。
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我無御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
荏苒東君欲到難,春光強作隔年看。閒庭深鎖苔痕漬,零落梅花生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