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倪尚書
歷事三朝久,清居一世尊。心惟在王室,手不炙權門。橫浦流風好,香山逸興存。經綸未渠展,此意向誰論。舊草揚庭制,旋高曳履聲。胸襟忠憤切,官職去留輕。定力鰲為動,浮言蜮自鳴。太玄從白首,性地轉分明。入館論心舊,同朝托契長。鱸鄉各歸去,鷗水久相忘。正喜山中隱,俄傳橘里藏。遺銘最奇絕,讀罷淚淋浪。
歷事三朝久,清居一世尊。心惟在王室,手不炙權門。橫浦流風好,香山逸興存。經綸未渠展,此意向誰論。舊草揚庭制,旋高曳履聲。胸襟忠憤切,官職去留輕。定力鰲為動,浮言蜮自鳴。太玄從白首,性地轉分明。入館論心舊,同朝托契長。鱸鄉各歸去,鷗水久相忘。正喜山中隱,俄傳橘里藏。遺銘最奇絕,讀罷淚淋浪。
無孔鐵錘三五百,
烹金爐里鑄成來。
就將一個輕拋擲,
擊得玲瓏竅子開。
舊跡滿西京,高談就友生。
書曾搜孔壁,詩已變秦聲。
多難馀身健,新編計日成。
別來頭并白,望遠不勝情。
流鈴響,龍馭籋云來。
夾道騫華籠綵仗,紅云扶輅輾天街,迎駕鶴毰毸。
萬里春風,不知何處無離別。燈殘孤館正凄涼,空對溶溶月。枕上離魂欲絕。更聲聲、杜鵑啼血。病中寒食,恕里清明,總成虛設。
流滯經年,異鄉言語差能說。繁弦急管故撩人,聽著腸如割。千縷垂楊搖曳。記河橋、那時攀折。可憐年少,青鏡無情,頓生華發。
水冷吳江,曲堤楊柳多衰謝。西風慣送別離船,又到楓橋下。斜日孤帆猶掛。更多少、游人歸也。重城又早,燈火搖星,管弦沸夜。
強自推篷,川途風景空如畫。鐘聲驚斷枕邊魂,殘月偏無藉。不見東窗艷冶。漫神游、歌臺舞榭。懷人易老,吊古多愁,臨風獨寫。
潮退寒洲聚沫,
雨收春嶂蒸云。
歷歷舊經行處,
江村曙色初分。
犬吠孤村近,人煙障幾重。
斜門三面水,古屋萬年松。
苦菜當春種,香粳趁月舂。
無庸驚小隊,我已遂歸農。
昊天不負我炎黃,日寇投降喜若狂。
萬里江鄉疑夢寐,八年涕淚付汪洋。
沙坪爆竹同歡慶,滬上萱闈豈可忘。
雪盡馬關奇恥辱,千秋百世永留芳。
此地傳為天寶門,政由漁叟話桃源。閣中名字誰為立,知是君平幾世孫。
舊聞但覺生米磯,新游更見黃連石。石邊磯上有軒窗,萬里一時來咫尺。
往游故喜秋無暑,今至還欣夏有涼。褦襶不能來熱客,泠然聽我夢還鄉。
團團政爾來天下,皎皎何從墮水中。剩欲學為牛渚詠,只愁笑殺綺裘翁。
燭淚夜黏桃葉袖,
酒痕春污石榴裙。
莫辭辛苦供歡宴,
老后思量悔煞君。
北山有柏,其干凌霄。
春華不滋,秋柯不凋。
于嗟乎,柏之茂兮,慎齋之壽兮。
憶向西臺哭不禁,鉗頭此日續南音。
冰城初筑君先入,劍樹猶開我復臨。
干弱支天留士氣,霜青薙草見臣心。
重泉疑隔無多路,預逐香風夢去尋。
萬壽寺有元朝松,七株偃仰無一同。五百余年到今植,幾時變化風雨中。
我來頻見尚動色,拿攫未敢趨當中。甲戌京華夏初及,禮闈始散群賢集。
翰林邀客會城西,寺門正帶朝暉入。冥冥氣蓄雷霆寒,颯颯風搖露枝濕。
是時同輩八九人,鼐也年才逾二十。同披單衫趿輕履,一時散向松間立。
風流諸客皆好文,當筵意氣凌青云。有松嘗經幾輩客,高諭松前曾幾聞。
自從車馬寺外分,十年一半為丘墳。嗚呼此地松猶在,薄游曳杖僧窗外。
萬里秋吹遼海空,重陰晝塞西山隘。獨聽?飗恐欲生,況經搖落情先廢。
借問種松樹,松樹何處無。吾邑最南境,何止百萬株。
上枝搖蕩潛霍云,下根磅礴松山湖。往往中有宋元植,榮枯蘿蔦騰鼪鼯。
年少去之歸老天,何泥不歸使松孤。君不念男兒莫待齒發脫,無情松樹始長活。
胸次有千年,囊中乏一錢。
客來臨旅殯,官為雇歸船。
通德梳新髻,童烏拾舊編。
傷心鄰巷里,廢宅鎖寒煙。
二十馀年用意猜,
幾番曾把此心灰。
而今潦倒逢知己,
李白元來是秀才。
人工奇絕直神工,寶塔巍然晉水中。
五級當時連上下,雙峰終古峙西東。
分排寺闥摩天起,長鎮泉關拔地雄。
梯石螺旋旋到上,登臨眼盡八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