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秋行縣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歸歟之興戲用壁間韻以盟泉石
何須輪擁朱,不愿佩懸玉。
青山得去且歸去,謀生待足何時足。
林間招提金碧開,門外過客誰能來。
桂花落盡無人問,古墻秋逕生青苔。
舊山泉石故應好,菟裘不營亦可老。
此身已與三徑期,未分淵明跡如掃。
何須輪擁朱,不愿佩懸玉。
青山得去且歸去,謀生待足何時足。
林間招提金碧開,門外過客誰能來。
桂花落盡無人問,古墻秋逕生青苔。
舊山泉石故應好,菟裘不營亦可老。
此身已與三徑期,未分淵明跡如掃。
不必追求車輪簇擁、朱衣加身的顯貴,也不想佩戴美玉彰顯身份。有青山可去就趕快歸隱吧,為了生計追求滿足,什么時候才會真正滿足呢?山林間寺院金碧輝煌地敞開大門,可門外過往的行人誰會進來呢?桂花紛紛落盡也無人過問,古老的墻根和秋天的小徑已生出青苔。故鄉的山泉和石頭應該依舊美好,即便不營造養老之地也能安度晚年。我已與歸隱之事有了約定,不會像陶淵明那樣,歸隱的蹤跡被輕易掃去。
輪擁朱:指車輪簇擁、朱衣加身的顯貴場面。
佩懸玉:佩戴美玉,象征身份高貴。
招提:寺院。
菟裘:指養老的地方。
三徑:指歸隱者的住處。
未分:不打算,不想。
此詩創作于癸亥年秋天,詩人在巡視屬縣途中,夜宿下生院,因疲憊而感慨,從而生發出歸隱之念。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場的繁瑣和壓力,詩人渴望回歸自然、遠離塵世紛擾。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隱之意,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
五十年來三世相,華胥夢里婆娑。神光離合洛靈過。天花原不落,休著老維摩。露電無痕仙影在,江南江北愁多。幽香小遲道人歌。梁塵前日繞,柰許襪塵何。
秋色蕭蕭野水邊,茱萸時節菊花天。明時未達青云晚,惆悵登高又一年。
送君今日去,憶我舊時游。山夾釀泉勝,潮通西澗幽。荒亭閒載酒,野渡自橫舟。驥德驪黃外,行看伯囧收。
地名聞說長流水,喚仆停車快煮茶。紫燕窺簾如故友,白楊夾道隱人家。忽開遙嶂重看雪,卻愛荒塍盡種瓜。僂指邊城行未半,伊吾西去正無涯。
門巷蕭條秋色深,黃花始欲慰孤斟。久貧自笑不妨樂,過足固知非所欽。琴調已忘還漸省,詩聯未穩更長吟。吾兒西上無多日,安得相從老故林。日落江城聞搗衣,長空杳杳雁南飛。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莢成時兔正肥。徂歲背人常冉冉,老懷感物倍依依。平生許國今何有,且擬梁鴻賦五噫。
士女如云逐海濱,相將競渡鬧芳辰。洪濤不散三閭恨,濁酒難醒湘水人。轂擊肩摩連紫陌,歌笙伐鼓拂紅塵。只因奉命趨朝急,未暇放閒半日身。
小住豈無三宿戀,見懷容有再來緣。河清夢想身親見,猶喜心情似盛年。
愛看支硎一角山,何妨身臥薜蘿間。峰頭片片秋云白,不礙虛亭鶴往還。
共說江皋種,元來是國香。援琴人在魯,糿佩客迷湘。古調終難繼,高懷不可忘。謝庭春事好,三世見流芳。
道慚知己暗沾衣,才累青年果是非。總是鄉園一抔土,滿山春草幾時歸。
長江自朝夕,落日照今古。無酒長獨醒,只恐嘆漁父。
蒲暮寒風送暮霞,驅車盼店似還家。塵絲絡壁愁縈枕,穴隙安窗看卷沙。熏透征袍牛馬矢,鐫深寒骨雪霜花。夜闌童仆皆酣睡,且撥爐火自烹茶。
雄劍無端掛壁鳴。秋濤搖廢壘,轉鼉更。王良閣道照人行。歌宛轉,心抱北辰明。云水謝浮名。客心爭日月,預期程。與君回撫伯牙琴。天風靜,來有大龍聽。
陶家籬落菊花開,醉擬西風立釣臺。一座良交皆不見,數聲燕雁戛云來。
白羊城堡枕關腰,上谷春風凍未消。薄□五更侵土炕,殘澌二月下山橋。老僧肅客焚香迓,稚子烹茶掃葉燒。大覺以南皆賜寺,宦游應喜避塵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