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江以壬戌四月上澣宴同僚于二公亭
百年遺址俯郊坰,十里蒼波帶古亭。
隔岸樓臺春去遠,滿湖煙雨酒微醒。
苔碑缺落庭松老,野鳥去來汀草青。
風物不殊天竺路,扁舟髣髴舊曾經(jīng)。
百年遺址俯郊坰,十里蒼波帶古亭。
隔岸樓臺春去遠,滿湖煙雨酒微醒。
苔碑缺落庭松老,野鳥去來汀草青。
風物不殊天竺路,扁舟髣髴舊曾經(jīng)。
百年前的遺址俯瞰著郊外曠野,十里碧波環(huán)繞著古老的亭子。對岸的樓臺隨著春天遠去,滿湖的煙雨讓我酒意微醒。長滿青苔的石碑殘缺,庭中的松樹已老,野鳥來來去去,汀洲上的草一片青綠。這里的風景和天竺路沒什么不同,我仿佛曾坐著小船來過此地。
上澣:即上浣,農(nóng)歷每月上旬。
郊坰:郊外。
髣髴:同“仿佛”,好像。
此詩創(chuàng)作于壬戌年四月上旬,詩人陳晉江與同僚在二公亭宴飲。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宴飲后游覽周邊景致,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可能也帶著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懷,感慨歷史變遷。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幽之景寄深沉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宴游時的文學創(chuàng)作風貌。
紅藥花宮種,誰移供佛堂。云深松院色,池凈竹林香。山鳥頻窺影,天風忽送涼。五臺應(yīng)不遠,煩熱此中忘。
蹉跎誰復(fù)問長安,九陌花光夢里看。邦禁自寬愁酷吏,史宬多闕借稗官。風流異代仍歸晉,月旦何心冀識韓。清譽幾人終惠好,楚江回首溯雞壇。
雨花著地燕脂濕,風柳飄空帽絮披。粉黛紛紛半黃土,蟹螯從此不須持。
蓮子青如許,秋潭碧幾重。有須終作鯉,無角不成龍。詩骨通觀峻,劍峰吐氣濃。天庭掩芳草,倚立自茸茸。
一行詔下便遐征,太息天王本圣明。此際亦知言可諱,使君自以去為榮。浮云落日天涯恨,白鳥滄洲物外情。去去江湖塵滿目,不知何處望神京。
明時君尚富春秋,豈比衰翁遠自投。智略未應(yīng)施畎畝,上前他日望吾丘。
萬木陰陰石徑斜,亂山深處有人家。春風滿耳多啼鳥,澗水流來帶落花。
西風凜冽襲羅幃,容易蕭疏兩鬢絲。親老忍拋兵火后,吾生偏值亂離時。天涯歸雁無消息,階下寒蛩擾夢思。送酒白衣人不至,繞籬空對菊花悲。
風云頻慘淡,草木屢蒼顏。詩里報瓊玖,宮中歸玉環(huán)。帝庭侯帛至,佛殿寶珠還。更有人清白,鄱陽似魯山。梅蕊開仍落,同云合末離。添為五大老,真是四無私。天女來成粲,冰蠶老欲絲。梨花一枝雨,冷艷可能欺。
雪盡官河春水生,移家還出鳳凰城。竹間退食古靈鵲,花外題詩聽早鶯。益井青煙晨縹緲,漕溝素月夜分明。京華久客遙相憶,欲托音書不稱情。
天下元無事,勞勞我有心。相攜沙上語,山月二更深。
聚散由天不自由,此心浩渺正難收。一自去年九月別,長覺天氣似窮秋。
落木蕭蕭葉漸稀,客閒猶厭岫云飛。三秋臥病逢迎少,十載為郎蹤跡微。兵火自馀松菊徑,風霜不礙薜蘿衣。故人漫切彈冠望,為語西山蕨正肥。
會稽褚先生,中山管城子。兼有陳玄輩,相親復(fù)相倚。各能盡所長,助我精文理。
湘妃廟前江水深,鷓鴣夜啼斑竹林。峰頭積雪高千丈,不隔思家一寸心。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