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
清陰布幽徑,綠水溢回塘。
筍長露漬粉,蓮開風壞粧。
坐多惟踵息,躁定自心涼。
學道今始得,頤生真有方。
清陰布幽徑,綠水溢回塘。
筍長露漬粉,蓮開風壞粧。
坐多惟踵息,躁定自心涼。
學道今始得,頤生真有方。
清涼的樹蔭布滿幽靜的小路,碧綠的水滿溢在曲折的池塘。竹筍生長,露水浸濕了筍上的粉;蓮花開放,被風吹壞了妝容。久坐只專注于調息,煩躁平定后內心自然涼爽。學習道學如今才有所收獲,保養生命真有良方。
清陰:清涼的樹蔭。
回塘:曲折的池塘。
漬:浸濕。
踵息:一種深呼吸的方式,專注調息。
頤生:保養生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一處幽靜的自然環境中,在修身學道的過程中創作此詩,當時心境平和,沉浸于對自然和道學的感悟中。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自然中體悟道學、養生的心得。其特點是景情交融,以清幽之景烘托寧靜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自然的獨特感悟。
公為名利隱,我為名利來。羞見先生面,黃昏過釣臺。
久合鳴珂上九關,一麾猶許飽看山。豐年諸縣公事少,燕寢清香兵衛閒。鳥度屏風明水鏡,云生畫棟擁螺鬟。向來蛛網蝸涎污,勝處豈非天地慳。一州如斗帶溪山,空翠家家繞畫欄。丘壑自非胸次有,云煙誰暇靜中看。衣冠共識家風在,閭里方知漢法寬。戴白垂髫相與語,今年有飯飽加餐。田家但識豐年樂,見說花城日更長。如獲從公時拄笏,尚能援筆侑飛觴。雞豚社甕年年酒,柿栗園林樹樹霜。更倩漁郎問樵徑,深山深處是吾鄉。
閑庭秋一色,滿架豆花垂。薄俗存吾計,衰年習土宜。煙中晚雀定,露下候蟲知。何限幽人意,臨風獨立時。
昔侍鰲峰先大夫,歸山仍得佩金符。樓船載酒春將半,花寺尋僧日向晡。京國風云催步武,浙江煙雨送頭顱。音容久曠交情在,歲晚臨風憶鳳雛。
云氣東南壯,風煙正北長。遠人投屋小,寒草帶城荒。馴鴨便秋潦,饑牛背夕陽。閒情盡堪畫,未要雨浪浪。
應事惟循理,寬閑養太和。寸心常自得,萬慮總消磨。大道平于砥,澄淵靜不波。俗人縈勢利,戚戚欲如何。
甘寢隨四坐,蓋睡依五眾。違從競分諍,美惡相戲弄。出家為上首,入仕作梁棟。色已非真實,聞見皆靈洞。長眼出長夜,大覺和大夢。
繁思獨登樓,錆牽角枕愁。夢隨人浩蕩,花為雨淹留。細瓣承鬟亂,嬌容帶膩收。芳鮮易摧萎,春草嘆悠悠。
看橫塘風霽。小月顏容羞水。曳裙獨倚欄桿,傷眼芰荷腰細。紅粉憐憐。垂首不是相思,一把怨秋珠淚。殊好花間事,未竟纏綿,便品滄桑滋味。誰憐瘦損。依然殢情無悔?我亦如荷,無端與折秋風。也是夜來憔悴。
深院一番風起,狼藉殘紅滿地。點點露珠濃,應是別離人淚。無寐,無寐,閑卻半床鴛被。
山頭金碧入層天,下瞰平坡百頃田。靈跡解扶明圣運,斷碑猶記會昌年。日翻鳥鵲觚棱過,風落蟏蛸玉帳緣。祭罷數翁沙際立,暮潮一舸去翩然。
憶昨茲辰供奉班,五更華蓋侍龍顏。朝衣步共爐煙轉,舞佩聲隨扇影還。柳底鳴鑾回御輦,花邊貢馬簇天閑。只今臥病湮河曲,夢繞鹓行霄漢間。
九齡猶失學,汝懶豈吾兒。名父難為子,貧家未得師。詩書雖不好,紙筆亦同嬉。弟妹多歡笑,須令祖母知。
王謝當時物,高人日以揮。無言開妙論,不悟解玄機。來去情難定,塵埃性所違。微風亦有意,于汝獨依依。
湖南千里道,縱目楚天寬。村僻人煙少,山深草木寒。鉤辀連日聽,霢霂幾時乾。隨寓安吾分,不嗟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