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浮云起層陰,空中薄為霧。
簷端雨聲寒,客子念遲暮。
祝融如昨日,白帝已更御。
寒聲傍絡緯,秋意入庭樹。
六龍疾其驅,歲月不吾與。
婦子催授衣,荒城聞砧杵。
浮云起層陰,空中薄為霧。
簷端雨聲寒,客子念遲暮。
祝融如昨日,白帝已更御。
寒聲傍絡緯,秋意入庭樹。
六龍疾其驅,歲月不吾與。
婦子催授衣,荒城聞砧杵。
浮云涌起層層陰云,在空中漸漸淡薄成霧。屋檐邊傳來帶著寒意的雨聲,客居他鄉的人不禁感慨時光已晚。像祝融掌管夏日仿佛還是昨日之事,如今白帝已更替掌管秋天。寒聲伴隨著絡緯的叫聲,秋意已侵入庭院中的樹木。六龍駕著太陽的車快速奔馳,歲月不等待我。妻子兒女催促著準備寒衣,荒城里傳來搗衣的聲音。
層陰:層層陰云。
薄:淡薄。
客子:客居他鄉的人。遲暮:比喻晚年,這里指時光已晚。
祝融:神話中的火神,這里代指夏天。
白帝:神話中的西方之神,主秋,這里代指秋天。更御:更替掌管。
絡緯:昆蟲名,即莎雞,俗稱紡織娘,秋夜振羽作聲,聲如紡線,故又名絡絲娘。
六龍:神話中為太陽駕車的六條龍,這里指時間過得快。不吾與:即“不與吾”,不等待我。
授衣:謂制備寒衣。古代九月制備寒衣,稱授衣之時。
砧杵:搗衣石和棒槌,這里指搗衣聲。
此詩創作背景或許是詩人客居他鄉,在秋天的一個雨天,看到秋景,感受到時光的流逝,聯想到自己的境遇,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淡,但詩人內心因時光和客居的孤獨而有所觸動。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客居之愁。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秋景渲染愁緒。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感受和對時光的思考。
煮藥爐邊過一春,瘦骸唯與病相親。
雨多藥裹易生暈,潤透巾紗懶拂塵。
枕上最宜思過眚,靜中倒得養精神。
不辭小現維摩詰,只恐今無問病人。
舟行緩東去,波蹙疑西流。塵揚頻閉目,草偃付囘眸。
翩翩溯岸鷺,緩緩沿波鷗。聚沱留積滓,逆浪集浮漚。
門窺雨斜入,窗望山相留。棹苦掌痕腫,煙囘眥淚浮。
客舟上急急,我楫去悠悠。一程分兩日,半月僅三州。
仆嗔糧易竭,客怨利難謀。柁斜橫水面,人宿避沙頭。
嘯想武陵虎,化催西海虬。欲寄風伯語,聊以吾詩投。
何如還借順,咫尺登瀛洲。
迤衍魚鹽地,清明花柳天。
江平拖霧縠,山遠帶霜鉛。
景好輒作畫,心閑連得篇。
泛舟隨暮靄,明月冷浮川。
一領青衫似敗荷,奈君母老秩卑何。
三年幕府無人薦,常日柴門有客過。
身畔擔輕藏俸少,江頭船重載書多。
故人若問軍中事,為說防秋夜枕戈。
老來霅上經過少,不復虛堂拜皎然。
窺廟野童驚古像,拊碑山客慕先賢。
雨多亂水穿城過,日上蒼山繞郡連。
隔港木蘭搖客棹,浦荷香散碧云天。
觀中曾訪老黃冠,爾尚為童立醮壇。
新染氅衣披得稱,舊泥丹灶出來寒。
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
憶上洪崖題瀑布,因游試為拂塵看。
冰絲寶瑟無膠柱,事省庭空引泉注。為愛心隨水色清,從教竹傍山腰去。
循除??聽潺湲,華襟湛徹生靈根。縱使波深池自滿,尚嫌鯉躍圓荷翻。
破除崖岸非落泊,虛室融融自出白。通塞默知個里心,媸妍各付水中色。
自來道體如泉流,晝夜不舍無春秋。希音解入幽人聽,世間俗耳徒箜篌。
沈沈夜永寒聲出,宮商寡和鳴琮璧。山高月冷天地空,寸地希夷無畛域。
架竹主人還記年,山下出泉常不干。凡物有本自無息,對泉玩理高懷寬。
先生仁念泉初達,蒼生鎮爾銅烏渴。太空一滴著人清,生意汪洋湖海闊。
野人不作名利貪,飲水曲肱心自甘。時乞一甌空煮茗,快讀羲經井九三。
東出峽如筒,北行溪似線。晨發怯春寒,午炊喜破晛。
灘高石嵚??,浪急珠璣濺。平生憂患心,對此倍兢戰。
棹夫捷如風,舞篙接飛纖。昔觀武陵圖,今見武陵面。
巖叢放斧斤,掛壁發蔥蒨。半天矗亂峰,橫煙鎖寒練。
猿鳥生意深,詩筆寫豪健。先生巖壑姿,對此聊自厭。
險極復推奇,一覽嗟未遍。老眼仰貪看,花生渾欲焰。
人喚不回頭,決眥強自勉。造化藏秘奇,人生能幾見。
夙昔困塵埃,比來得清玩。異境延高吟,勝覽愜幽念。
直疑紫霧深,秘隠豐城劍。便欲于此中,遯世真無悶。
朝餐色?????,暮游光瀲滟。還恐利名牽,回首成健羨。
性僻愛詩如至寶,借君詩卷百回看。
吟來體犯諸家少,改定人移一字難。
束瀑為題猶夭矯,吞山入句尚蒼寒。
嗟余老鈍資磨琢,安得同衾語夜闌。
矯時無峻節,立行虧眾美。
遠岳憚孤征,徘徊就鄉里。
人情好愉悅,我老齊賢鄙。
娓娓聽鄉言,時時容側耳。
前修不可見,法社漸凋毀。
名山半征徭,祖塔亂獐麂。
林筑無清資,澤居循舊址。
鑿牖納晴曦,蒔竹臨幽泚。
時將了歲寒,閉戶春風里。
黌堂深惜昔,六典共尋源。
合遂齊飛鶚,嘉逾競化鹍。
紅顏君早去,白發我空存。
方寸千年事,凄然誰與論。
家在岷峨峰六六,文章李杜追芳躅。
有詩吟破雪飛花,無酒斟來體生粟。
觀光上國肩共摩,舟下長江尾相觸。
行行得意買湖天,攜手風涼曾點浴。
病來清瘦欲通僊,深炷香篝掃地眠。
野客勸尋廉藥買,外人偷出近詩傳。
術庸難靠醫求效,俗陋多依鬼乞憐。
鷗鷺如欺行跡少,分明溪上占漁船。
一門皆擢第,君獨老儒冠。
試卷年年納,經書日日看。
文為前輩賞,命合主司難。
遙想泉臺恨,銘旌未寫官。
一生不蓄買田錢,華屋何心亦偶然。
客至多逢僧在坐,釣歸惟許鶴隨船。
按行花木皆僚友,主掌湖山即事權。
京洛貴人金谷里,安知世上有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