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伯承題恂恂軒
可但溫恭九族敦,平生鄉黨更恂恂。
山林得趣身長健,門館無私物自春。
一室琴尊對咸籍,百年膠漆付雷陳。
共傳宅相工題品,未數東坡德有鄰。
可但溫恭九族敦,平生鄉黨更恂恂。
山林得趣身長健,門館無私物自春。
一室琴尊對咸籍,百年膠漆付雷陳。
共傳宅相工題品,未數東坡德有鄰。
不只是憑借溫和恭敬使九族和睦,一生在鄉里更是恭謹溫順。在山林中自得其樂身體康健,家門館舍無私,萬物自然煥發生機。在一室中與好友像阮咸、阮籍一樣對著琴和酒,一生的情誼如同雷義與陳重那般深厚。大家都傳頌您有善于品評的才能,就連蘇東坡說的有德的鄰居也比不上您。
可但:豈止,不只是。
溫恭:溫和恭敬。
九族敦:使九族和睦。
恂恂:恭謹溫順的樣子。
琴尊:琴與酒,借指宴樂。
咸籍:指阮咸、阮籍,二人皆為魏晉時期竹林七賢成員,此處借指好友。
膠漆:比喻情誼深厚。
雷陳:指東漢雷義與陳重,二人交友至誠,后世以“雷陳”比喻交誼深厚的朋友。
宅相:本指外甥,后泛指善于品評。
德有鄰:出自《論語》“德不孤,必有鄰”,指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與蘇伯承交往過程中,看到蘇伯承在鄉里的良好形象和他與朋友的深厚情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蘇伯承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蘇伯承的品德和才能。其特點在于用典豐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相互贊賞和情誼表達。
夙憶名山北岸冠,天風海日振穹巒。金庭景倒三千界,玉棧云飛十八盤。九節自攜青竹杖,三花誰掃碧霞壇。翛然下覽眾山小,矯首蒼茫六合寬。
從昔嬋娟多命薄,如今歌舞更能詩。孰知文雅河陽令,不削瓊奴柱下題。
醵酒成歡似旅酬,偶然解后得英游。卻因樂極生良感,今夜蟾光照幾州。
異境靈源閟復開,直從一水接三臺。閩山形槩何如此,朋輩登臨有幾回。片石隕空風出洞,孤松架壑晝聞雷。白云巳滿層臺下,云里更尋高處臺。
一自衰翁惹世嘩,川原錦樹斂紅霞。關門不倩煙霞鎖,卻向春風怨物華。
誰將香雪散千株,昨夜師雄夢到無。最恨盈盈一水隔,美人空自握明珠。
日日看山退食遲,滿庭芳草客來稀。宦游久有思鄉念,只戀清閒尚未歸。
憶昔滄江上,煙雨時冥冥。遙隱江波白,復含江樹青。鳧鹥近屢見,漁歌清可聽。何必撫圖畫,然后怡性靈。
門外浮云任往還,荊扉客少晝常關。機忘自覺窮通好,心遠偏宜杖屨閑。數曲疏篁成隱所,一天幽思在前山。年來白發都全白,丹鼎何時藉駐顏。
識得山中更有山,點頭頑石未曾頑。修羅鉆入蝸牛角,碧蘚蒼苔處處閒。
已道還江縣,猶然滯海門。別來新鬼哭,書至故人存。萬死懸兵力,孤忠藉主恩。豈無排難意,畏路不堪論。
老去放令心膽健,后來留得姓名香。陰陽消長風聞際,堂陛尊嚴山立時。江湖多少盟鷗地,莫近平津閣畔行。三圣傳心惟主一,六經載道不言真。
低枝詎勝葉,輕香幸自通。發萼初攢紫,馀采尚霏紅。新花對白日,故蕊逐行風。參差不俱曜,誰肯盻薇叢。
旅雁知秋早,羈人念遠勞。尺書憑去翼,先恐粵山高。
四面溪山一望平,煙云縹渺樹青青。黃堂不用良工筆,自有新圖入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