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水國秋風夜,
殊非遠別時。
長安如夢里,
何日是歸期。
水國秋風夜,
殊非遠別時。
長安如夢里,
何日是歸期。
水鄉的秋風之夜,實在不是遠別之時。長安如同在夢里一般,不知哪一天才是歸來的日期。
水國:多水的地方,水鄉。
殊非:實在不是。
長安:這里可能代表詩人或友人心中的向往之地,也可能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當時可能是在一個水鄉的秋季夜晚,詩人送別友人陸判官前往琵琶峽。友人此去長安,路途遙遠,歸期未卜,詩人心中充滿了不舍和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的愁緒和對其歸期的憂慮。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質樸的語言營造出凄涼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典型情感和表現手法。
三月青門柳色新,西郊相送轉情親。知君使節經過地,楚水吳山俱是春。
曉別山翁去,星河壓嶺低。亂岡頻駐馬,數里未聞雞。殘月和煙沒,清霜使徑迷。仙家行漸近,徐步躡丹梯。
西芹女兒茜裙衣,插花來迎官長妻。低頭拜跪多禮數,言語不通如鳥啼。
高門日日掩朱扉,未許傾城捲翠帷。客子眼寒空過市,雪兒歌妙欠新詞。華裾將曳銅駝陌,破帽敢隨金馬羈。悵望碧天鴻雁影,黃花應不負歸期。
聞道青皇返玉輪,故將香雨浥行塵。繞沾興慶池邊笛,忽點含童閣里人。九十春光難再得,百千酒價豈辭頻。寄言全盛紅顏子,行樂須知貴及晨。
滿目山河催日暮,斜陽卻上層樓。離歌婉囀水光幽。眼杯空貯淚,眉萼暗生愁。千萬柳絲垂柳岸,絲絲飄送行舟。酸風似箭射吟眸。清江多少恨,無語向東流。
當時年少不知愁,投筆躬耕夏復秋。惟有鄉心拋不盡,夢魂夜夜返忠州。樹前久立卻彷徨,昔日親栽已老蒼。落葉似知歸客意,飛來頭上訴衷腸。眼前舊景尚依依,迤邐群峰罩落暉。卻憶山溝天色晚,一蓑煙雨踏泥歸。獨倚柴門百感并,當年居處聽蟲鳴。西山日落涼風起,猶憶階前待月升。
當日孤貞不可窮,邦人千載仰其功。而今漢上多游女,誰繼巍巍烈女風。
文章摛錦已堆胸,直指威聲俯仰中。蜀部星高千幛靜,平輿龍起一淵空。閱人妙學函明鏡,飛鏑清心本素風。垂手污涂收醬瓿,為憐識字老揚雄。
臥水虹橋隔岸斜,巢云樓閣枕晴霞。故人醉去隨明月,好鳥飛來銜落花。風暖蝶尋春后夢,日長蜂放午前衙。飯馀穿竹尋詩去,閑拾松針自剔牙。
補天馀石落芳洲,別墅空同與世浮。青璧玲瓏誇絕勝,紅塵綿眇更清幽。金莖承露傳千古,玉乳流丹歷萬秋。百里桑麻郊外見,滿城云錦鏡中收。登山石子曾遺食,涉水田單為解裘。最喜使君追往轍,閭閻相愛此遨游。
紅輪十丈照征輪,霜地凝寒未動塵。輿內掀髯冰觸手,風前尚有舉鞭人。
偶上范公亭,亭幽感慨生。竹添今歲筍,塵掩昔年檠。老蠹隨人化,孤禽向客鳴。欄傾不堪倚,惆悵下階行。
舊日紫騮馬,于今誰復看。猶能隨破虜,相與戰呼韓。歲久頭顱老,風酸戰骨寒。新駒初墮地,眼見試金鞍。
危構峨峨杳靄間,登臨不盡壯懷寬。千年土地唐風舊,一派河流禹跡間。鳥載夕陽歸遠樹,龍攜暮雨過前山。此時無限飄然思,便欲因風上九關。